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三世纪
这样支持了一年,明年(一二七九),蒙古大将张弘范发动海陆攻击,宋军崩溃。陆秀夫把赵昞负在背上说:“我们君臣,不应受到外国人的侮辱。”投海而死。张世杰率领残舰突围,遇到杨太后,杨太后得知赵昞已死,她说:“赵家两块骨肉,都已死尽,我还指望什么?”也投海而死。张世杰前往广州(广东广州),准备继续奋斗。可是,他又遇到飓风,堕入大海。

    宋帝国,这个士大夫的乐园,建立三百二十年,到此灭亡。

    ——宋帝国最后一位殉国的大臣是宰相文天祥,他于一二七八年在海丰(广东海丰)兵败被掳,送到蒙古帝国首都大都(北京)囚禁,始终拒绝投降。四年后(一二八二),宋帝国已亡了三年,他拒绝投降如故。忽必烈才下令把他杀掉。文天祥从容不迫接受死刑的态度,受到中国人长久的敬仰。

    七元政府的建立

    宋帝国灭亡,使尘埃落定。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面积约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扩张完成。这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当时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地方分权制度,把疆域划分为下表所列的六个子国,平等的并列于最高元首——大汗之下。

    吐蕃宗教国,是我们姑且加给它的名称。它本是一个王国,并以强大的武力于第七第八两世纪,使中国焦头烂额。九世纪之后,不知道什么缘故,它的政府瓦解,分散为无数部落。但中国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努力推广的佛教,已深入人心。经过一番传说不一的演变,吐蕃人民的信仰归向于佛教中的一个神秘支派——密宗,也称喇嘛教。又因僧侣都穿红色袈裟,所以也称红教。有名望而又有统御力的一位高僧,被尊为法王。喇嘛教就像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天主教一样,法王就是教皇。蒙古大汗在征服了吐蕃之后,即接受了喇嘛教,并册封法王巴思八当蒙古帝国的国师。国师除了为国祈福外,仍兼任吐蕃地区政教合一的元首。巴思八是一位聪明睿智的高僧,他曾为蒙古制定文字。

    本世纪(十三)一二七一年,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把原来属于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四国的土地和蒙古本土,合并组成一个元帝国——在中国历史中,我们称之为元王朝,由大汗兼任皇帝(蒙古人了解中国人习惯皇帝,不习惯可汗)。中央政府完全仿效金帝国的组织,所以也属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只有一点不同,即传统上占重要位置的尚书省和门下省,从金帝国时就不再设立,元政府亦然。不过元政府要同时充当蒙占帝国政府,所以组织复杂繁琐,十分庞大。各官署的首长,有时竟达十数人之多。但它的中枢机构,只有三个,我们用下列表格说明:

    元帝国只是蒙古帝国大汗的直辖殖民地,在这个直辖殖民地上,划分为十一个行政地区,它们的名称列于下表。所在的位置和辖区,跟二十世纪现代的行政地区相近。

    “行中书省”本是官署名称,即中书省的支部或分部,也就是现代的省政府。每一个行中书省,都有一定的管辖区域。但久而久之,行省的意义,除了偶尔指官署外,大多数都指所辖的地区。

    ——下世纪(十四)明王朝时,作为官署的“省”(省政府)取消,改称“布政司”,但作为地区的“省”仍在,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

    大分裂时代和辽、金帝国时代,汉人也曾被异民族统治过,但整个汉民族全部沦落到异民族之下,现在却是第一次。元政府把帝国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当然是蒙古人,他们是天之骄子,充任各级政府的首长。第二等是中亚人(色国人),因为他们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缘故,所以也称回回;当亡国奴较早(像花刺子模王国),也较能得到主子信任。第三等人是“汉人”,即金帝国所属(淮河以北)的中国人。第四等人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史纲简介 >中国人史纲目录 > 第二十六章 第十三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