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
不致荒废,此亦了当一事。
九弟所患,不审近日如何?身体若未壮健,诵读亦且宜缓,须遣之从黄司与游,得清心寡欲,将来不失为纯良之士,亦何必务求官爵之荣哉!
守文、守章,亦宜为择道德之师,文字且不必作,只涵咏讲明为要。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人来,说守文质性甚异,不可以小就待之也。
因便报安,省侍未期,书毕不胜瞻恋。闰五月十一日,守仁百拜书。
棘闱秋锁动经旬,事了惊看白发新。造作曾无酣蚁句,支离莫作画蛇人。寸丝拟得长才补,五色兼愁过眼频。袖手虚堂听明发,此中豪杰定谁真。
文成此迹,在正德七年,年四十一矣,其出抚南赣之前四年也。中间语及家国事,沉笃悱恻,令人感仰,不必言矣。而其语及教子弟读书,谓“只涵泳讲明为要”,即此亦是姚江一举隅耳。文成于书不必尽工,而此家书则尤其所最用意者。兰雪持此来属为题识,盖其近日新收诸秘芨者,后幅有“蕴山手识”语,为之展玩累日。嘉庆丙寅秋八月二十九日,方纲。
道光六年,元至黔、滇,生学使者刻此书墨迹于石,以示元。此王文成龙场旧地,得悟良知处。正德初期,政甚紊,故此书多忠愤之词。然竟能骤任文成,治赣治粤,削平寇乱,则庙堂不可谓无人矣。阮元跋。
祗用舞霓裳,岩花自举觞。古崖松半朽,阳谷草长芳。径竹穿风磴,云萝绣石床。孤吟动《梁甫》,何处卧龙冈?
〔1〕此处当有纪年之脱文。
道通郡博道契文侍
寓赣州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
久不得信,心切悬悬,间有乡人至者,略问消息,审知祖母老大人、大人下起居万福,稍以为慰。男自正月初四出征尪贼,三月半始得回军。赖大人荫庇,盗贼略已应定。虽有残党百余,皆势穷力屈,投哀告招,今亦姑顺其情,抚定安插之矣。所恨两广府江诸处苗贼,往年彼处三堂,虽屡次征剿,然贼根未动,旋复昌炽。今阅彼又大起,若彼中兵力忧日甚,昨已遣人具本乞休,要在必得乃已。男因贼巢瘴毒,患疮疠诸疾,今幸稍平,数日后亦将遣人归问起居。因诸仓官便,灯下先写此报安。四月初十日,男守仁百拜书。
本篇录自日本《阳明学报》第一五七号所载蓬累轩编《姚江杂纂》。原文拓片现藏九州大学图书馆。
公讳绣
禀性冲和,存心仁恕,德之不喜,怒之不颦。彼趋者利,我笃于义;彼附得势,我遇则避。折券于友,代逋于公。玩世则弈,陶情乃吟。乐天雅趣,驾古轶今。
(原文载《姚江诸氏宗谱》卷六)
晚堂孤坐漫沉沉,数尽寒更落叶深。高栋月明对燕语,古阶霜细或驰吟。校评正恐非吾所,报答徒能尽此心。赖有胜游堪自解,秋风华岳得高寻。
冰玉其姿,芝兰其德。有凤凰翔乎千仞之志,具鹍鹏摇乎九万之翼。声闻夙著,青紫易得。胡泮林之翱翔,竟棘闱之终蹶。噫!不发于其身,必发于其子孙,以奋扬乎先德。
(原文载《姚江诸氏宗谱》卷六。以上五篇,均据《文献》杂志一九八九年第六期载叶树望撰新发现的《王阳明佚文》抄录)
《三奇堂法贴》
太常白楼吴公、大司成莲北鲁公、少司成双溪汪公,相与集饯于清凉山,又饯于借山亭,又再饯于大司马第,又出饯于龙江,诸公皆聊句为赠,即席次韵奉酬,聊见留别之意。
张时裕、向子佩、越文实、邹近仁、范希夷、郝升之。汪原铭、陈良丞、汤伯元。陈宗鲁、叶子苍、易辅之。詹良丞、王世丞、袁邦彦、李良丞列位秋元贤友,不能尽列,幸意亮之!
寒事俄惊蟋蟀先,向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