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六二、小做试探
次到裳嫄宫拜见过墨修媛,而毓才人虽然也与之有来往,但是据瑜昭仪猜测,似乎还是琉才人跟墨修媛走的更近一些……刑部尚书一拍脑袋,心里有了方向。</p>
不出三日,刑部尚书便有本上奏,说是经过连日来的彻查银帐,已经有了分晓,户部尚书并无中饱私囊,所谓亏空一事纯属空穴来风。宇文綦听后只是淡淡的扯了扯嘴角。</p>
话说,这彻查银帐又岂是三五日可以成形的?但是宇文綦既然金口一开,本就是别有深意的,户部若是真被查出亏空着,就算是罪证确凿,这事也必定会撼动朝野。</p>
之后再传到民间岂不是闹得满城风雨了?百姓就是国家之根本,若是此等丑事宣扬出去,国之根基一旦动摇,这个罪名量谁也担当不起。</p>
可是有些大臣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儿,奏密折参了户部尚书一本。要真说是捅了马蜂窝,还真不知道要算谁的。</p>
又过了半个月有余,墨修媛大病初愈的消息便传遍了宫中,众嫔妃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这消息散播出来必是有人故意为之,否则就是墨修媛老死在裳嫄宫,也是无人问问的。</p>
可是。怪就怪在这散播消息背后的真正含义……莫非墨修媛当真会成为第一个走出偏宫的妃子不成?众嫔妃猜测着,也有人趁着请安的时候,试探过涟贵妃。</p>
涟贵妃均是笑脸相迎,说道:妹妹病愈,本宫也算是安心了。</p>
这话不明不白的,究竟是因着墨修媛病愈安心,还是因她病愈后,即将返回后宫而安心?</p>
春华宫这边,怜贤妃听到这个消息,自是不屑的。但是如今的她已经收敛许多,
你!怜贤妃气的就要大骂,转念一想,突然又和善的笑着说道:莫非樊总管忘记了你我之间曾有的情分吗?</p>
怜贤妃本想以往事做要挟,不料樊师阙却语气转冷的回道:正如娘娘昔日所说,娘娘是主,奴才只是奴才,奴才更加不敢因为任何事而对娘娘指手画脚。奴才也曾说过,定会做好分内的事,为娘娘效犬马之劳。(这话来自:四五、初露情怀)</p>
怜贤妃听后眯起了眼,被樊师阙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他所说的怜贤妃自然记得,却没想到如今被樊师阙原话还了回来,心里更是堵得慌。</p>
你以为你这么说就可以将往事推得一干二净了?怜贤妃咄咄逼人,似乎是要将此事摊开了讲。</p>
樊师阙也不退让,直起身牢牢地盯着怜贤妃,眼中透着伤怀与决绝:娘娘当日心中因墨修媛初得宠,便连升三位之事郁结难抒,身为奴才的本意是想安慰娘娘的,不想却用错了法子,是奴才的错。如今,奴才唯有恪守本分,才不会一错再错,因这件错事而污了娘娘的名节。</p>
名节!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欲盖弥彰。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你就是想掩饰,也掩盖不了事实。怜贤妃挑衅着。</p>
不错,娘娘所言及时。就诚如娘娘信期有误一事,就算是想掩饰,也怕是难以掩盖事实罢。樊师阙缓缓的道出,语出惊人。</p>
怜贤妃愣住了,睁大了眼望着他,心里犹如被雷劈过一般:你……你在说什么,什么有误?</p>
却见樊师阙嘲讽的弯着嘴角,挑着眉,语气更是不善:奴才方才所说,娘娘你心知肚明,又何必让奴才戳穿呢?为了娘娘好,此事以后奴才不会再提及,也希望娘娘不要再用此事提醒奴才,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