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六二、小做试探
才也一样会为娘娘效命的。</p>
樊师阙说完,不等怜贤妃反应过来,便躬身行礼退了出去,态度恭敬地挑不出一点毛病,仿佛一切如常,并未发生过任何不快。</p>
七八、墨今返宫</p>
这几日,墨今始终睡得不安稳,心绪不宁,却也说不上是为什么。</p>
自从接到了父亲的家书,墨今辗转反侧,心里总是不踏实。家书中写道:户部亏空,内有隐情。</p>
墨今不禁想到近日在朝中户部尚书与兵部侍郎的一些纠葛,再到琉才人与毓才人的矛盾,才没几日便又传出了户部亏空的事,也难关众人私下里都在怀疑是兵部侍郎告发的。</p>
但是,此事只要宇文綦一日没有下旨,让刑部彻查此事,户部的这件无头案便无从查起。当然,朝中亦有大臣上奏宇文綦,希望就此事差个一清二楚,以正视听。但是宇文綦却迟迟并未表态,众大臣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猜不透他的真正意图。</p>
但是户部若真是亏空了国库,这其中必有弊端,宇文綦不可能听而不问的。所以众大臣在等候宇文綦旨意的同时,户部尚书心里就更是忐忑不安的。若是宇文綦直接明白的说了查,他也踏实得多了,究竟内里如何,一查便知。而就是宇文綦不明不白的态度,反叫户部尚书心里没了着落。</p>
这一日,墨今带着公伯芸前去见了琉才人,公伯芸守在门外,墨今与琉才人在屋里谈了许久许久,至于谈些什么并无第三人知晓…… 直到日落西斜,墨今才面带微笑的走了出来。公伯芸看墨今的神情,好似已经解决了什么难题一般,轻松中带着愉悦。</p>
不日,宰相大人闻人狄有本启奏。</p>
内容大概是说,近日里户部恐有弊端一事闹得人心惶惶,恳请宇文綦下旨彻查此事。宇文綦只是淡淡的应了句:刑部,限期五日。</p>
刑部尚书再次汗流浃背……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这一回皇上是叫他查户部尚书有亏空,还是此时是造谣的?这宰相大人也真是的,又出难题给他。</p>
经过这两次的事,刑部尚书的心里就算再糊涂,也算尝出点味儿了。宇文綦压根就不喜欢明示,就偏偏喜欢出难题给他们这群老臣猜,猜对了固然是好,猜错了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啊。</p>
刑部尚书微微侧头看着宰相大人,就见闻人狄也转头朝自己笑了下。刑部尚书不解的瞪大眼回视着,眼中透着迷惑与询问,脑子里则是飞速的转着。</p>
后来,刑部尚书听身在宫中的女儿瑜昭仪所说,琉才人曾几次到裳嫄宫拜见过墨修媛,而毓才人虽然也与之有来往,但是据瑜昭仪猜测,似乎还是琉才人跟墨修媛走的更近一些……刑部尚书一拍脑袋,心里有了方向。</p>
不出三日,刑部尚书便有本上奏,说是经过连日来的彻查银帐,已经有了分晓,户部尚书并无中饱私囊,所谓亏空一事纯属空穴来风。宇文綦听后只是淡淡的扯了扯嘴角。</p>
话说,这彻查银帐又岂是三五日可以成形的?但是宇文綦既然金口一开,本就是别有深意的,户部若是真被查出亏空着,就算是罪证确凿,这事也必定会撼动朝野。</p>
之后再传到民间岂不是闹得满城风雨了?百姓就是国家之根本,若是此等丑事宣扬出去,国之根基一旦动摇,这个罪名量谁也担当不起。</p>
可是有些大臣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偏偏要在这个节骨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