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绝望常使人赢得胜利。——伏尔泰</p>
——</p>
越是在我们最走投无路,最看不到希望,最想放弃的时候,往往是上帝在考验我们的时候,如果能再坚持那么一下,哪怕是一小下,也许就会盼到光明,也许就会等到海阔天空。</p>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在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所以成功往往属于极少的一部分人。当然,也并不是只要坚持就能避免功败垂成,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正确的认识你自己,二是能准确的判断出眼前的黑暗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永久性的黑暗。</p>
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有助于坚定信心,减少盲目,而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可以让所有的努力有的放矢,不过这最后一点,却真的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做到。</p>
在经历了若干次面试的失败后,若初不得不开始对自己进行SWOT分析。发现所有问题的关节点只在于自己的那个劣势上,现在劣势很明确,就是没有工作经验,只有突破了这个节点,自己才可以走出屡败率战的阴影。</p>
可是这似乎是一个死穴,根本没有破解方法,而若初又不肯说谎,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面试的机会很多,录取的机会很少,若初不禁暗自嘲笑自己,简直都要成面霸了。</p>
不过面试也不是白面的,一顿折腾下来,若初竟也得到了一些小小的经验。至少不会再因为见陌生人心里怯怯的了。</p>
刚开始去面试的时候,很老实,人家问什么就如实回答什么,不懂就是不懂,懂就是懂,人家问你对他们企业或者公司的看法时,也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对方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若初发现,往往越是这样,就越没有下文。</p>
渐渐地,她开始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不着痕迹地尽量突出自己的优势,再比如,在不违背自己良心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对所应聘的单位多一些赞誉之词。</p>
当然,在有一些单位希望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甚至发展方案时,也要学会保留,因为有的地方正是通过招聘来骗取他们想要的东西。</p>
若初在一本旅游杂志应聘的时候,人家就要求她做出一个商业化的改版方案,说是进入第二轮的参考,若初为此奋战了一个通宵,等提交的时候人家也没说什么,她也就以为自己的方案没有通过考试要求,可是后来,她无意中在一个报摊看到这本杂志全新的版面好,才发现这就是自己提交的那个方案,当然这是以后才发现的,现在她还要不断的应付各家招聘单位,哪有心情管的了他们一家的结果呢。</p>
不断的挫折也让若初的心态发生了一些转变。比如最开始的时候,目的就是通过面试,拿到一份工作,目标很明确,所以也顾不上别的。</p>
但是当她发现这个结果并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时候,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别人观察她,她也学着去观察别人,将面试过程当成了和面试官一个平等的互相探讨的交流过程,多提问题,以增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虽然不见得能问到什么,但多少也会得到一些信息量,比如在这个行业,什么东西讳莫如深,什么是公开的秘密,这样在同行业的另一家面试时,心理上至少会有一些优势。</p>
还有在面试中遇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考试题目,有的让若初哭笑不得,有的甚至让她觉得很气愤,比如只是因为自己星座和老板不合就被淘汰,后来当她用一种观看表演的心态看这些题目时,就觉得很有意思了。</p>
当然,若初也并不是不被人欣赏的,很多地方就流露出了很想留下她的意愿,不过若初也需要选择,因为没有经验,和人家谈条件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自己不能接受的职位调整,就比如本来应聘去做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