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英豪
家,人臣之道没有亏欠。此次如果没有我去洛阳平灭靳准,他(刘曜)能南面称朕吗?根基刚立,便想图谋害我,杀害我远道派去的使臣,过分至极!帝王之起,岂有常理?如今,我为赵王、赵帝,全看自己的欢喜,名号大小,岂是刘曜所能授予的!”
石勒手下众将谋士摸准了石勒的心思,大家一起上书,劝石勒称尊号。假意推让一番,石勒于公元319年(晋元帝太兴二年)称赵王,依春秋列国纪元,改称赵王元年。
赫赫帝王中原路
石勒称王后,删定律令,减百姓一半田租,严禁兵士欺侮衣冠华族士人,并在襄国都城内立小学十余所,崇文敬教,并铸造赵国自己的丰货钱。
石勒自己是羯胡出身,便以羯人为“国人”,严禁国内百姓蔑称羯人为“胡”,违者处斩。从这个法令中可以看出石勒这个佃佣奴仆出身的羯人在内心仍有很深的自卑情结,多树忌讳,以此建威。
即使如此,从下面几件小事,也可看出石勒厚道的一面,并非是因小事动辄杀人的魔王:其一,有位饮酒大醉的羯人骑马闯入王宫,石勒大怒,立即怒问卫队小队长汉人冯翥:“君王威行天下,王宫之内,为何有人敢驰入,作为守卫值班的军官,你为什么不能阻止来人!”惶惧之间,冯翥忘了忌讳,回答说:“刚才那个醉胡乘马驰入,速度很快,我向他喊叫了半天,那个羯胡也听不懂我说什么。”自己话音刚落,冯翥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犯了“国讳”,叩头出血,以求宽恕。谁料,石勒笑了,说:“胡人确实难和他们讲话沟通。”其二,石勒闻知汉人参军樊垣清贫有操守,便授其为章武内史,外派为官。樊垣辞行时,石勒见这位大儒衣冠破旧,浑身褴褛,大惊而问:“樊参军怎么穷到这个份儿上?”樊垣生性淳朴直率,顺口回答说:“我临来的路上遇见一伙羯贼,把我全家抢个精光。”石勒闻言大笑:“羯贼怎么能这样暴掠别人的财物呢?我替他们偿还你吧。”樊垣忽然意识到面前的赵王本人就是个“大羯贼”,大惧,叩头泣谢。石勒好言相解:“孤王的法令是防禁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赏赐樊垣车马衣服钱三百万。其三,称王之后,石勒派人把武乡老家的邻居故旧相好都接到襄国,欢饮笑语平生。却发现年轻时为了争麻池天天与自己打斗的老邻居李阳没来,石勒对家乡父老说:“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争麻池是布衣之恨,孤王现在称王天下,怎会计较从前那种小事呢?”他马上派人把李阳请来,聚众欢饮,拍着李阳的肩膀说:“孤往日吃足了你的老拳,你也备尝孤的毒手。”言毕,赐李阳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
由于石勒为政较为宽和,赵国境内的人民在兵荒马乱之后,稍得喘息。同时,石勒和河南的晋臣祖逖也修书示好,双方罢战,兵事不兴了好一阵子。
石勒为人,虽是文盲出身,但重视教育,常亲自到大学、小学去视察,赏赐学士老师衣物。军旅之中,他也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并往往做出超出常人的议论和判断。一次,石勒听人读《汉书》,当他听见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后人为君,石勒大惊,说:“如果这样,又怎能统一天下啊?”儒生接着又读张良的谏言,石勒喘口大气,说:“幸亏有留侯的好主意。”
东晋元帝太兴四年(321),石勒军队进攻晋朝幽州刺史段匹襌,并生俘了段氏兄弟,尽有幽州之地。转年二月,石虎以四万精兵在泰山攻杀降而复叛的晋将徐龛,使徐州、兖州也附于后赵。公元323年,石勒军队又进攻东晋青州守将曹嶷(曹嶷原为汉将,反降于东晋),坑杀三万军士,俘斩曹嶷。324年,石勒军队又攻取了东晋的下邳、东海和彭城等地。
公元325年6月,石勒大将石生占据洛阳后,进攻东晋的司州刺史李矩。李矩等人不敌,就派人向前赵的刘曜投降。刘曜派中山王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