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4
    真是世风日。容闳的越洋信都拽不回大家赚钱的心。

    她提起裙子,跑去收信。

    乎意料,这封长途信,并不是来容闳。

    而是北京。

    -------------------

    林玉婵好奇满满,用小刀拆开这一封陌生的信笺,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

    文祥夫人潘氏,向她问好。

    从两年以前,因着林翡伦的收养事件,和大潘小潘夫人结缘,间接游说文祥,促成了上海广方言馆的落成,林玉婵就把这两位夫人当成己的福星。虽然人家只把她当个解闷的刘姥姥,但她不敢怠慢,逢年过节都递贺帖,通报一翡伦的近况。

    在大清朝生活,不管是为官还是做商,礼数都不缺。容闳时代起,博雅的账面上就专门留有公款,支这些迎来送往的书信费用。

    这些礼节性的贺帖,她也不指望让官夫人看到。多半是府里统一收拆,她也从没接到过回信。

    日收到有一品夫人钤印的信,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林玉婵心中咚咚跳,目光逡巡在最右边抬头,鼓起勇气往读——

    她松气。

    首先,小潘夫人对两年前那个弃婴念念不忘,近来又沉迷西洋照相术,托她姐姐向林玉婵索要一张林翡伦的近照。

    这个不难。林玉婵寻思,等次去孤院时,托洋教士给照一张便是。

    其次,文祥夫人在信里表示,听说林玉婵对外夷之事十分熟稔,于是来信问了不洋务方面的事,让她尽快回信解答。

    林玉婵吃了一惊:“让我?”

    第一反应是,朝廷里没人了?轮到文祥夫人来招揽洋务人才了?

    随后更是奇怪:“她怎知道我在做外贸?”

    老赵终于算完账,凑过来,细读这封京城官夫人来信,啧啧称奇。

    “啊,是容先生引荐的你。”

    -----------------------

    容闳在美国安顿来之后,往大清寄回的信件,不止林玉婵收到的那一封。

    他还时发了两封信,分别寄给他的伯乐曾国藩,以及京城总理衙门,通报在美订购机器一事的进展、预计送达的时间、以及请求朝廷做好准备,提供合适的厂房安置这些机械云云。

    由于机器定制在细节上十分复杂,涉及许多专有名词和概念,容闳只怕朝廷衙门里无人懂,军国大事也不好委托洋人,因此在信中提到,上海博雅公司现任总经理林小姐,英文不错,人也靠,必要时找她答疑解惑。

    曾国藩当时还在忙着杀太平军,这信被他搁置一旁;另一封寄到总理衙门的信,就落到了文祥手里。

    文祥看着“公司”、“总经理”、“林小姐”几个词,一个比一个陌生,不知道这几个概念如何捆绑到一起。他觉得,大概是容闳这假洋鬼子母语退化,才写不知所云。

    好在容闳为求稳妥,写信用的是中英双语。文祥赶紧找来京师文馆的优秀毕业生,解读信中的英文——

    更加云中雾里。气得文祥当场想把那个学校给砸了。

    文祥

    回家发牢骚。好在家有贤妻,闻言立刻推断来:

    “啊,是个做生意的小寡妇。我去上海时见过。”

    再一看姓名,文祥夫妇更惊讶——这不是最近那个打洋人官司的女讼师!

    不洋务派官员都订《北华捷报》,以窥洋人动向。这个“民女打洋官司”的趣事,也作为饭后谈资,被津津乐道地议论过几天。

    两相结合,就有了文祥夫人这一封信。表面上是官夫人屈尊问候民女,其实暗着文祥的意思。

    文祥是见的开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商(大清药wan)简介 >女商(大清药wan)目录 > 分卷阅读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