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5
古代人命如草芥, 随便一个伤风感冒都要人命。她以为己已经习惯了天天推在街上的运尸车。
她骤然转向德肋撒嬷嬷, 严厉质问:“为什没告诉我?”
德肋撒嬷嬷面如死灰,小声解释:“我、没想到那严重……不像让太太你担心……”
孩子都在生病, 孤院工厂无法正常运转。德肋撒嬷嬷唯恐林玉婵停发薪水, 于是上报一切正常。想着等疫情过去,再让孩子加班补上便是。
反正如还没到棉花收货季, 工作不忙, 博雅也不常派人来监督。德肋撒嬷嬷只因一点贪念, 便没有如实向林玉婵汇报。
林玉婵狠狠瞪她一眼,觉得让她枷两天也不冤。
她问:“孩子现在怎样了?”
奥尔黛西小姐指着门的封条, 气得话不成句:“你说怎样了!这是你中国人干的好事!”
林玉婵不计较她气头上的话, 拨开围观人群, 近前看那封条。
上海道台亲封。时间是三天前。
她伸手入怀, 颤抖着摸了好几次,才摸来几角小钱, 赔笑对官差说:“麻烦把这几个女子的枷松一松。那个戴头巾的是我旧邻居——长班老爷, 这孤院到底发生什事了?”
…………
通过官差、奥尔黛西小姐和德肋撒嬷嬷的话,算是勉强还原了这三天里的变故。
前阵子天气炎热, 暴雨连连,孤院爆发霍乱, 几天内死了十几个孩子。运尸的小车进进,逃不过附近居民的眼睛。
教会办孤院虽是善事,但也有教士仗势欺人,贬低中国神佛,惹人生厌;再加上《天津条约》的“宽容条款”,不仅赋予教会特权,连带着庇护信教的中国人。于是有地痞流氓混入教会,横行乡里,更加引发本地人的反感。
平时,懦弱的民众见到教士绕着走。是这一次,亲眼看到孤院“虐死”众多孩童。有人跟踪至坟地,挖那小小的尸首,发现有一具已被野狗咬坏,身体不全,形状凄惨。
“洋人挖小孩心肝”的谣言再次爆发。好事者稍微煽风点火,立刻点燃百姓对教会的多年不满。
百姓冲入孤院,看到一屋子一屋子的病童,义愤填膺,当场动了手,把几个修女嬷嬷打得鼻青脸肿,扭送见官。正在附近做弥撒的郎怀仁主教和几个外国教士也被人打伤,匆忙跳墙逃,眼正藏在法国领事馆养伤。
新上任的上海道台丁日昌性格刚毅,决心厉行铲除积弊,也早就对各种洋人特权不满,对闹事民众采取纵容默许的态度,算是狠狠扇一教会的脸。
“哼,”几个官差冷笑,“洋和尚有条约护着,上头不追究也就罢了。这几个毒妇是黄皮肤黑头发,咱不轻易放过。枷上几天示众,告慰那些枉死的孩子不冤吧?”
林玉婵不肯走,坚持问:“那,里面的孩子呢?”
“都染了疫病,不放来!——反正里头大的照顾小的,每天扔点米进去,死不了!等过几日,请个先生驱驱鬼,再想办法打发便是!”
林玉婵:“怎打发?发送官卖?”
官差冷笑,默认了她的猜测。
一墙之隔的孤院
里,隐约来微弱的哭声。
官差赶人:“哎,太太,还有这个洋夫人,这没你事,院子里有瘴气,热闹看过就散了吧!”
什瘴气。林玉婵知道,多半只是饮用水被污染而已。
她把奥尔黛西小姐扯远,低声说:“这事得找法国领馆!让他给朝廷递照会!赶紧把里面的孩子接来救治再说!”
顶着个“列强”的威名,平时不干好事,现在也该起来干活,干涉一大清国内政了!
“我去找过。”奥尔黛西小姐急得团团转,“孤院是法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