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3
    林玉婵全身一凛, 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挺直了腰板:“您说。”

    她来北京是临时起意,文祥跟她聊天也是临时起意。这个临时起意的小要求, 应该不会分量太重。

    国家洋务人才稀, 第一批文馆学生还没结业, 文祥虽然是一呼百应的一品大员,但要办某些事, 他手那些智曩幕僚, 也许都不如她一个身寒微的小女子。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这些闯在时代浪潮尖端的民间商人, 就是洋务派官员的“买办”。

    文祥缓缓说道:“我跟几位僚商议, 想在上海收购一个齐全的洋人机械厂,作为我大清实业之基础。奈何洋人贪得无厌, 跟官府开价太高。就比如那个旗记铁厂, 开价二十万两银子, 我付不起。”

    林玉婵点头:“洋人做买卖官民不价,很正常。”

    不过, 她暗盘算, 旗记铁厂就是给她制造蒸汽制茶机的铁厂, 里面设备丰富而先进, 二十万也许有点虚高,但如果算上品牌商誉, 确实值这个价。

    文祥:“我看你也是伶牙俐齿, 洋文说得也流利。如果你给我谈个合适的价……”

    林玉婵忙问:“预算多?”

    帮人压价她有经验。赫德买文馆教学材料,就是她给谈的八折。

    “……上海道最多掏两万两银子。”

    文祥笑眯眯说完后半句。

    林玉婵:“……”

    想告辞。

    好在文祥一直和蔼亲, 只是个说闲话的语气。她也就大胆笑道:“这不行。连我的博雅公司,两万两我都不卖。那个旗记铁厂比博雅规模大十倍, 他叫价二十万,谈个八折约莫以,要人家一折卖,还不如卖废铁。谁给您列的这预算?您得批评。”

    文祥果然没生气,摸着胡子叹气。

    “连你也这说,看来不是那些人跟我打马虎眼。好啦,这事也不要紧,就当我没说。”

    洋务运动烧钱,给军队装备洋枪、买炮舰火炮是第一位。这些银子层层放,每过一人之手,都被剥一层油水。至于买一个机械厂的细枝末节,匀两万两银子,已经是文祥尽力说合的结果。

    金大腿不是那好抱的。林玉婵再急于建功立业,这死亡任务也不接。

    好在文祥也并不强人所难。他也只是兴头上问问而已。

    “那……华资铁厂呢?”他又问,“有物美价廉的吗?”

    这题林玉婵会答:“有十来家,但基本上都是华洋合资、甚至华人资、只套了个洋人公司壳的……品质上良莠不齐,买了也是累赘。”

    文祥听毕她的解释,微有不快:“中国人的名号就那拿不手吗?非要沾点洋气?”

    林玉婵:“没办法,谁让洋人公司有各样税收和政策便利,而中国商铺常有苛捐杂税。世人逐利,也就不在乎那些虚名。不瞒您说,如黄浦江上的中国船,大部分都挂着外国旗,只有这样方在江面上快速畅行,否则各种输捐砸来,根本活不去……”

    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她大胆说来,料想文祥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整个上海的所有华人船老板都打成汉奸。

    果然

    ,文祥沉默片刻,笑道:“航权沦入外人之手,朝廷里都在嗟叹。听你这一说,咱中国人倒也没有全盘退嘛。”

    林玉婵琢磨这话,怎有种把船老板推去当对抗帝国主义先锋的意思呢?

    不过她也知道,朝廷缺钱,缺干的人才。很多事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只靠老百姓寻通路。

    文祥又说:“对了,你说的那个孤院的事……”

    林玉婵又是一怔。孤院她还没来得及说呢!文祥怎知道?

    文祥笑了,指指院门:“总理衙门门,有个洋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商(大清药wan)简介 >女商(大清药wan)目录 > 分卷阅读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