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多种,比如,巧妙利用现有证据,给对方造成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的意象从而动摇对方;其次,断掉对方后路,使其失去念想而产生绝望心理,达到使其坦白招供的目的。
晏钧收到了詹若西备好的张浅生前张浅在外旅游在照片,放入案卷袋,与詹若西一步向审问室。
路上,晏钧想到桌角包装的缺失,又担忧起上午第一次审问陈德豪之前是否有人完整地带领犯人走完了审问前的流程。依照规定,办案前,犯人必须经过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讯问,询问等必要流程,才带到审讯室候审。
如果现漏掉的步骤,结合桌角的安全隐患,难保不什岔子。而持续两周的木偶杀人案,现已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差错。
“上午审问之前,人身安全检查没什漏子吧?”
詹若西跟在晏钧身后,闻言吓得身子一颤:“没、没有,都是秦哥那边的人带的,应该不会纰漏......”
晏钧蹙眉看了眼他,又回过头继续朝前走:“你这紧张干什?”
“我、我觉得有点瘆人......”
“有什恐怖的?”晏钧几乎是咬着牙说,“从头到尾就不存在木偶杀人,即使陈德豪是在不认为受害者是张浅的意识行的凶,也无法逃脱制裁。更何况,范岩的案子也是他在意识清醒的情况设计的。”
詹若西低着头噤了声。快到审讯室时,他又嚅嗫道:“晏队,温予迟他......完全没嫌疑?”
晏钧推开审讯室门的动作一滞,转身道:“你提他做什?”
两秒后,晏钧就意识到现在当务之急是审讯房间里的人,便没有再与詹若西深究温予迟的事情,默然走进审讯室。
简单地信息核对之后,晏钧决定先提范岩的案子,把张浅案放在后面,以让对方放低心理防备:“陈德豪,为什杀害范岩?”
心理暗示是审讯时的通用技术之一。直接讯问作案原因,会让嫌疑人潜意识里产生警方已经掌握了靠证据的担忧与恐惧,从而扰乱嫌疑人原本计划好的应对方式,转而思考如何圆场或者嫁祸。
陈德豪放在小桌上的手指微微一蜷,后又松开:“我没有杀范岩。”
“范岩卧轨的那晚,你在哪,在做什?”晏钧边问便递过去一张白纸和一支笔,“把那晚你在的地方画来,包括你在做的事。”
利用人对空间构造力的局限性,是另一种审讯方法。犯罪嫌疑人往往大多够面不改色地进行头撒谎,但当警方要求现场画像时,嫌犯如若想撒谎,则需要构建一个完全虚拟的场景。在此过程中,嫌犯露的破绽
便会被放大化,从而容易被警方捕捉到作画时的慌张或者画像的漏洞。
以往有许多案例便是嫌犯因难以做到实化虚假三维空间图而最终做坦白交待的选择。例如,一名嫌犯在画图时无法做到圆其说而在最后说真相;又例如,有名嫌犯画了看似完整天衣无缝的整张图像,而那张图上竟然现了违反物理学常识的物体摆放。
第17章 照片
晏钧其实对于此种方法摧毁陈德豪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但尝试之前,谁也不知道陈德豪的空间构建以及随机应变力究竟如何。
不所料,陈德豪聪明地选择了一个难以露破绽的场景——车内。
图中大部分是由车后座构成的,且后座上什都没有。晏钧甚至开始怀疑陈德豪为这种审讯方式留了一手。
没想到的是,陈德豪虽患有卡普格拉妄想症,但其智商和反侦察力显然是超于常人的。
好在晏钧本来也没有打算一两招就让陈德豪认罪。
“陈德豪,你想念你的妻子吗?”晏钧拿准备好的张浅的照片,递到陈德豪眼前,“这是你和她以前一起旅游的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