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条大路通大唐
中国的教育体制也不值钱,像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这样学校会因为你是外国人,你有钱就能给你上吗?北大无所谓,北大、清华等于就是贱卖了,韩国人给钱就来吧!于是出现咱现在的状况,新罗的留学生最多,哪儿都有,到处听到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新罗立国,参用了唐朝制度,设立国学,教授儒学。要是在古代朝鲜,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以前,如果不认识汉字,想做官是没戏的,扒拉土坷垃去吧!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时候,颁布训民正音,才有了朝鲜文字,所以韩国人特别崇拜这个世宗大王。但是他颁布训民正音的时候,当时很多大臣就反对,说夷狄才创文字,吐蕃才创文字,我们各级的制度都是跟中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应该另外自创一套文字。
新罗还从唐朝引入茶种,印刷术,制瓷,制铜工艺。今天到韩国某地旅游,它的什么特产,就是铜筷子、铜器、青瓷。高丽青瓷非常有名,实际上中国的瓷器最早就是青瓷、白瓷,后来才出现了彩瓷、粉彩,韩国可能一直还停留在青瓷这个水平,现在看起来显得很古拙,很古旧,实际上是因为后面的制作技法没学过。另外,读唐诗、写唐诗也是他们的一大习惯。朝鲜人写唐诗的水平确实相当高,日本人也能写,但日本人写的没有韩国人纯正,再往下的话越南人也能写,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诗了。1910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很多志士流亡中国,其中有一位在江苏南通居住的时候,留下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篇。这哥们儿在晚上睡觉时看到天上飞过大雁,一琢磨就写下这首诗:“一声南雁搅愁眠,独上高楼月满天。十二何时非故国,三千余里又今年。”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我都在思念着故国。朝鲜号称三千里江山,又过了一年,还没能光复。“弟兄白发依依里,父祖青山历历边。待到槿花花发日,鸭江春水理归船。”槿花就是木槿花,韩国的国花,等木槿花开放的时候,从鸭绿江回国,就是说我的国家虽亡,但是光复祖国的志向不息。人家也是抒发出一种抱负,但是他不是喊,不是横扫一切反动派,所以韩国人的汉诗写得很不错。
另外,在姓氏、服装、节令、风俗等方面,新罗也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日本独立记
汉朝时日本就和中国有友好往来。
后来在日本的本州岛西南部,兴起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叫邪马台国。这是咱们汉文书籍把它翻译成邪马台国,邪马台实际上就是大和,因为大和日语是YAMAtO,我们就把它音译成了邪马台。当时大和的统治者都是女王、半巫、半人、半神那种东西,终身不能结婚,等于靠神神鬼鬼来统治。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在魏明帝在位的时候,曾遣使到中国,魏明帝非常高兴,册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所以,以后甭管中原的政权怎么更迭,日本都向中国称臣,甚至中国魏晋时宋齐梁陈六代,六朝皇帝都册封日本的统治者为倭王安东都督府都督、安东将军、使持节,都督六国军事,封他类似于这些名字的官衔。
到了七世纪初,就是隋朝的时候,日本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圣德太子这个人在日本的地位就相当于咱中国的周公,他仿造中国的制度进行改革,国名由YAMAtO改成了( nibeng)(日语音),写成汉字就是日本。并把统治者由大王改成天皇,然后把前面几代的鬼神王都追封为天皇,实际上那会儿都是倭王。圣德太子办的这件事儿要报告给中国,于是遣隋使过来,那个使臣叫小野妹子,但是这是个男的。这个小野妹子哥们儿来华之后,给隋炀帝递上了国书,隋炀帝打开国书一看,写的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一下子隋炀帝就火了,你原来是臣子,臣子你现在敢自称天子,而且你日出处,我日落处,你不咒我吗?所以隋炀帝非常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