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
虎队的报导,老汉子的大幅头像,鲨鱼头的Pmdash;40C飞机成为畅销杂志的封面封底,电影院的新闻片中不厌其烦地放映陈纳德和他的生龙活虎的飞虎队员们。陈纳德的名字,家喻户晓;飞虎队的业绩,威震四海。
面对喋喋不休东问西问的欧美记者,陈纳德有那么一点局促不安,但他还是满心欢喜。对涂着鲨鱼头的Pmdash;40C何以变成了飞虎,他只有耸耸肩摊摊手。飞虎队是中国报纸中国记者赋予的称号,也许,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飞龙,而虎是森林之王,飞虎,便是战无不胜的象征吧。
他心满意足地抽着骆驼牌香烟,喝着威士忌,仍不会说中国话的他,对中国话却越来越能心领神会。中国话怎么说?十年辛苦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举成名天下知!他陈纳德的声名是打出来的。
51岁的他,强悍又寂寞的男子心第一回得到了满足和慰藉。
藉着微微的醉意,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接到日本进攻珍珠港的电报后,陈纳德立即发布命令,志愿队进入战备状态。12月9日,他命令希林驾驶一架摄影侦察机飞往曼谷上空侦察,发现有30多艘船泊在港口,50多架日机停在城北机场,陈纳德不禁扼腕长叹:如果给他半打轰炸机,他将歼灭日本在东南亚的空军!可是,曾经允诺给他的轰炸机始终不见踪影,他又给华盛顿拍去急电,也石沉大海。天赐良机就这样失之交臂。12月10日,泰国向日本屈服。
形势变得异常严酷。可将物质运进中国的唯一通道进口港仰光危在旦夕,中国境内主要物质集散地昆明在日机的狂轰滥炸中。这滇缅公路命脉的两端必须加以保护。
蒋介石主动提出派10万精锐的中国军队保卫缅甸,但是充满傲慢与偏见的英国人竟然拒绝这一援助,却要美国空军志愿队整个调到仰光,归英方指挥。陈纳德断然拒绝,他情感的天平毫不犹豫地偏向中国。最后协商成:志愿队第三中队由奥尔森率领飞抵仰光协助英国空军,仍由陈纳德指挥;第一第二中队调往昆明。
12月18日,陈纳德穿着中国空军上校军衔的制服,乘上第一架飞向昆明的运输机;从傍晚到黎明,运输机紧张又秘密地穿梭飞行,将东瓜的人员和设备运至昆明,黑夜中,几百名修跑道的劳工手擎油灯,飞机才得以安全着陆。
19日一切准备就绪,陈纳德立即发挥云南地面警报网的作用,在分外的平静中,他敏感到激战在即。果然,20日上午电话铃响了,是老朋友ldquo;王老虎rdquo;mdash;mdash;mdash;现任中国空军第五总队司令兼美国空军志愿队参谋长的王叔铭上校打来的。他告知:日本轰炸机群已从越南老街地区越过云南边境,正向西北飞行。陈纳德心跳加速,一切在预料之中。
每隔几分钟电话铃声大响,那是遍布丛林农舍中的收听哨在报告飞机的去向。陈纳德当机立断,作出战术部署:纽柯克率第二中队用四机编队进行空中截击,霍华德率另一个四机编队在昆明上空作防御性巡逻,桑特尔率第一中队的16架飞机往昆明偏西方向作待命飞行,以作最后的拦截。所有的驾驶员飞奔向战机,各就各位,陈纳德举起信号枪,对着万里无云的冬日晴空,砰砰砰,红色的信号像是节日的小灯笼,所有的战机凌空而起。
空袭警报凄厉地响了,人们离开了机场。陈纳德和格林劳及翻译舒伯炎已进入高坡坟地中的防空室内。在这狭小黑暗的空间,已有一套无线电台和电话,舒伯炎守候着与警报网和战斗机联系。陈纳德和格林劳擦亮火柴研讨作战计划,室内得戴着满是橡皮气息的氧气面罩,从射击瞄准器的红环中间仰看着头顶上无尽的苍穹。
倾城之恋(12)
飞机的轰轰声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