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要复仇
义律自打接到被解职的命令后,一直处在难以释怀的悲怆之中。
尤其是见到新上任的璞鼎查,看到他既礼貌又周全的应对,见到他沉稳和不露声色的表达,听到交接仪式上欢迎他的17响礼炮,以及那些人们对他逢迎的话语,这些都令他心潮难平。本来全权代表的权柄非他义律莫属,未来香港的主宰也会落在他的肩上,可是,多年的辛劳白白付出,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泡影,为大英帝国开疆扩土南征北战,到头来却为他人做了嫁衣。他被革职了。
义律被迫上缴鸦片之后,怀着愤懑的心情离开了广州。他的身后是一支溃不成军的队伍一由鸦片商人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曾一度被林则徐禁烟的大棒打得晕头转向,现在,义律成了这支队伍的灵魂,他要对这支队伍负起责任。他要复仇。
从广州到澳门,乘船要用半天的时间。他要把商人们安顿在那里,然后再作计议。
往日,这半天的时间是枯燥和乏味的,而这次却不同,他被复仇的火焰烧得不能自已,那些复仇的快感如小蛇般在他的身体里钻来钻去,并且往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部位爬去。这种过程和体验使他终身难忘。在复仇的幻觉中,他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一个游离在中英两个国家罅隙间的巨人,他能呼风唤雨,能千变万化,而且无所不能。
义律身材高大,魁伟,长着一头浓密的黄色卷发,面色赭红——大概是亚热带阳光和粗砺的海风作用的结果。他的肚腹高高挺着,两条长腿似乎难以支撑这超额的重量,说话时不停地抖动着。
他在算计。复仇要有计划。
在去澳门的路上,几乎所有的时间,他都在思考和谋划着复仇的实际步骤。
他慢慢理出头绪来了。
船到岸了。澳门的山影呈现眼前,先期到达的商务公馆的工作人员站在码头上迎候在那里。嗬——
噢——
义律的身后响起商人们的欢呼声。洋商们终于自由了,在被围困了许多时日之后,他们终于能呼吸如此清新和爽凉的空气,他们可以不为水和食物而发愁了。
义律是最后一批撤离广州的。临走时,林则徐宣布了16名有严重劣迹的鸦片贩子的名单。历数其恶行,并要求他们出具永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这就是清代称之为甘结的一种文字。林则徐颁发甘结结式如下:
具甘结英吉利领事义律、副领事参逊,承领英夷商等、港脚夷商等、么鲁夷商等,为出具切结,永断鸦片事:结得英吉利国及所属各国夷商,久在省贸易,渥沾天朝恩泽,乐利无穷。只因近年来有等贪利之人私带鸦片烟土,在洋趸船寄顿售卖,有干天朝法纪。今蒙大皇帝特遣大臣来查办,始知禁令森严,不胜悚惧。谨将各趸船所有鸦片尽数缴官,恳求奏请大皇帝格外施恩,宽免既往之罪,其巳经起空之趸船均令驶回本国。现在义律等禀明本国主严示各商,遵天朝禁令,不得再将鸦片带入内地,并不许制造鸦片。自本年交秋以后,货船来粤,如查有夹带鸦片者,即将其全船货物尽行入官,不准贸易,其人亦听天朝处死,愿甘伏罪。至现春夏两季到粤之船,其自本来时尚未知查办严禁,如有误带鸦片者,随到随缴,不敢稍隐匿,合并声明。所具切结,是实。
凡是在商馆经商的洋人,每人必须在甘结上签名画押,不能有一个遗漏。
那16名有劣迹的鸦片商,是被清政府宣布的不受欢迎的人,他们出具甘结之后,将被中国政府驱逐,永远不能踏上中国国土。
义律拒绝林则徐出具甘结的谕令,说他出外闯荡多年,从来没有听说什么甘结一说,这是中国的法典,我们是英吉利人,我们的法律没有这一条款,因此,我的商人们不能执行……
林则徐义正词严地驳斥义律说,你们口口声声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