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要复仇
是文明人,是礼义和法治并重的国家,难道英王让你们出外就是传播野蛮吗,你们连到别人的国度就得遵守该的法典这样的基本常识都不懂,你们所说的文明和法治何在?如果别人也像你等到了英吉利我行我素,藉口行事只按本国法典,不遵守英国法律,你们该作何感想?

    义律无言以对。

    他只好原则上同意甘结,但要求宽限时日,等到了澳门之后再按章办理。

    林则徐同意在时间上通融,但甘结之事一定要办,港脚商人宽限四个月,英商限八个月,如果不从,便尽行驱逐,毫不留情。

    义律在向澳门撤离之前,向他的商人们说,可以暂时答应具结,但不能真的实施,待回到澳门,向英王陛下请示之后再做计议。回到澳门之后,义律开始实施他的复仇计划。他向巴麦尊写信汇报中国禁烟一事,说此举完全是针对英人而发;他向英驻印总督请求支持,让其战舰火速来援;他策划鸦片巨商查顿回国向政府及国人游说,控诉华人反英的暴行等等……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这消息经过义律和查顿等人添油加醋的渲染,在英国民众的心目中,中国似乎成了蛮荒之地,中人既愚不可及又野蛮无比。而中国毫无来由地仇视英国,似乎专跟英人作对,这种对英国大不敬的做法使英国上下同仇敌忾,举国上下顿起一片讨伐中国的声浪。

    9月30日,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市的39家公司和厂商联名致函英外交大臣巴麦尊,诬蔑中国禁烟是侵略行为,要求英国政府挺起腰杆,真正像日不落帝国那样,对中国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并旦希望政府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上……接着,伦敦、利物浦、里兹、伦敦等大城市的商家也大叫大嚷,一致主张对中国采取行动,用战争讨伐中国……谁也没有因为中国的遥远而放弃中国,谁也没有因为中国的禁烟而远离中国,谁也没有因中国人的野蛮而和中国断绝关系。因为谁都知道中国是茶和丝绸的国度,是香料和宝石的国度,是磁器和文物的国度……这是个遍地黄金遍地宝藏的国家,它对于大英帝国太重要了。只能牢牢把它抓在手里,像对待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那样,把它变成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是清醒理智的英国考虑许久的最佳选择。

    10月1日,英国内阁召开会议,专门讨论对华宣战问题。外交大臣巴麦尊慷慨陈词,他在会议上讲了义律们在中国的遭遇,讲了他们在那里度日如年的境况。他说义律们为了大英帝国在华的利益忍辱负重,一直坚守在南中国海,他们时刻盼望着大英帝国米字形国旗飘扬的舰队驶进珠江口,驶进厦门和天津,用隆隆重炮轰断清王朝的腰脊,使其乖乖在谈判桌上签字,答应大英帝国的所有条件。

    他在会上的发言打动了内阁大臣们。陆军大臣麦考莱也主张对华宣战。会议经过讨论后,作出了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的决定。

    1840年2月,英国政府正式任命懿律和义律为驻华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对华作战的英军总司令。4月,议会正式通过了发动对华战争的决议案,出兵远征中国。

    义律导演的这场两座冰山相撞的计划,终于按照他的预想开始实施了……

    在澳门导演双方冲突的日子里,义律也不断受到商人们的干扰。

    有些洋商真正以商为本,他们不愿意搅进国与国的是非里。他们只想挣钱,别的概无兴趣。

    当林则徐力主洋商们具结保证书时,一些洋商打算冲破义律的阻挠,私下里和广州方面取得联系,以便开展正常的贸易。义律闻听消息后大为震怒,说他们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只顾自己的意见和个体的利益,这是极其可耻的变节。他说:

    我相信,在女王确凿而有力的干涉触及于中国海岸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一章 他要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