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恐怖的黑洞
自己的双亲年事已高,马上就要退休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已成了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这时,周时华感觉到生活的严酷起来。由于自己不学无术,寻找了几家单位都没有接收。后来他在一个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引介下,去一家建筑工地当了一名泥水匠。
也是该当周时华走运。在周时华到工程队不久,城市改革全面铺开,承包制在产业界全面推行。在工程队,周时华第一个跳出来承包了一个建筑队。说起来这支建筑队,原是街道办事处为了安排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工作而组建的一个临时班子,在册的职工有五六十人,实际每天出勤的只有二三十人,建筑队没有活揽,就找一些大的工程队不愿做的边边角角干干,挣点小钱聊以糊口。青年人都不安心长期干建筑,纷纷找路子另攀高就。到八十年代未,当初街道办的建筑队已是名存实亡,除营业执照的户主仍是街道办事处,人员全都换成了清一色的农民工。周时华主动承包这支建筑队后,连续几年揽不到活,吃不饱,留不住人,经济效益一直提不起来。周时华腰包也没有鼓起来。但在建筑工地摸爬了几年后,周时华摸清了各种来钱的路子,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九十年代,城市建设全面起动,周时华瞄准时机,毫不犹豫地把建筑队转承给了别人,自己干起实实在在的包工头,主要是四处承揽工程项目,然后转包给别人,自己从中坐地抽头。到1991年,周时华不到两年时间就赚进了几百万元钞票。周时华一跃成为成都市建筑行业小有名气的富翁。这时的周时华已是某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在他手里掌握有一支农民建筑队。固定工人只20来人,有大的项目时都靠临时招幕。民工来自几个省份,有工程时才招幕,工程完成时就地解散。
周时华财大后气也变粗。在成都市花6O万元购置一套豪华住宅。另花50万元打发了自己结发之妻,立马与当地一位漂亮的姑娘结婚。有了滚滚的财源,周时华终于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终于有一天,周时华迷醉在钞票里,再也没有清醒过来。
1994年9月6日上午8时。成都市公安局草堂公安分局罗局长刚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喂,请问你找谁。”
“我是周时华,就是要找你。”
周时华和罗局长是从小一同长大的伙伴,两个人有交往,是好朋友。
“刚上班就找我,有什么急事吗?”罗局长猜想周时华此时找他必有紧急的事情。平时,周从不打电话到公安分局来打搅他的。
“我家10万现金不见了。可能是被盗了。请您亲自过来看看。”周时华的讲话有些急促。
周就住在罗局长的辖区,居民家中发生了被盗案,而且又是一起特大案,于情于理局长都必须亲自赶赴现场调查。“我马上就到。”
放下电话,罗局长立即通知刑警准备出动。
罗局长穿戴整齐,刚要走出办公室的大门,桌上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罗局长大跨步迈到办公桌旁,操起电话筒。
“喂,是罗局长吗?”
“我就是。”
“钱……钱……钱找到了。”
“找到了就好,刚才你真把我吓了一大跳。没事了吧。”
“不,不,你还是得亲自来一趟。”
罗局长觉得很奇怪。居民常有各种事打电话报警:如小孩独自上街去玩,家长报警说是被拐卖了。民警刚要出动,小孩自己却回来了。忘记家中的存折现款、首饰收藏的地方,慌乱之中报了警,当民警赶到时,东西又找到了。这回周时华家也是这样的情况,既然钱找到了,可为何还要民警去一趟。“找到了,还叫我去干嘛?”
“钱被烧掉了一半。”周时华的声音有些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