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陈良于翰林院抽调人手前往江南治水,这是陛下的旨意。”</p>
朱标一开口,众人顿时安静下来。</p>
陈良点起几名官员,被点到的人一个个如丧考妣。</p>
但碍于太子在此,且又是皇上的旨意,众人也不敢有什么埋怨之言。</p>
见众人兴致不高,陈良呵呵一笑。</p>
“各位,不必如此,若是治好江南水患,那可是大功一件。”</p>
“届时各位还朝之后,陛下必有嘉奖。”</p>
话音未落,其中一名南方官员若忍不住反驳道:“嘉奖?”</p>
“御史大人,江南水患就连那些大臣都无能为力。”</p>
“中书省前前后后又是派人又是花费金银,也没见什么成效。”</p>
“他们都解决不了,更何况我们这些刚入翰林的人?”</p>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跟着附和。</p>
“没错,御史大人,太子殿下,江南水患真不是我们几个人就能解决不了的。”</p>
此时,站在一旁被选中的北方官员也一个个看着陈良。</p>
其中一人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一旁的韩克忠拦下。</p>
太子朱标心中亦是觉得,仅靠这些初入翰林的学子去治理江南水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p>
但陈良已经答应朱元璋,若是还未出发便因为困难而止步不前。</p>
那可是欺君之罪,陈良性命就要交代在奉天殿上了。</p>
“各位,这件事是我在陛下面前答应下来的。”</p>
“我既然敢答应,就有治理好江南水患的把握。”</p>
“各位相信我陈良,我向各位保证,不出三月。”</p>
“大家便能凯旋而归,人人有功!”</p>
陈良一副自信慢慢的模样,仿佛江南水患不过小事一桩。</p>
见对方如此自信,朱标便也没有再说什么。</p>
“没错,我们应该相信陈大人,这可是咱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p>
南方官员中突然想起一人的声音。</p>
陈良不免有些诧异,放眼望去,见说话者竟是南榜新科状元陈安。</p>
“御史大人,陈安自愿前往江南治理水患。”</p>
方才陈良点将之时,并未点到陈安,如今对方却主动请缨,令陈良不禁有些诧异。</p>
“各位看见了吧,陈安能够主动请缨,证明人家就有这个自信,能治理好江南水患。”</p>
“事在人为,三日之后启程,我等各位凯旋。”朱标鼓舞道。</p>
......</p>
皇宫偏殿内。</p>
“徐达,咱可是许久都未曾和你谈心了。”</p>
此刻坐在朱元璋对面的,正是大明魏国公徐达。</p>
“是啊,陛下日理万机,臣也不好打搅。”</p>
闻言,朱元章顿时面露不悦之色。</p>
“徐达,咱们素来以兄弟相称,这里又不是奉天殿,你这么拘谨干什么?”</p>
此话一出,徐达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笑道:“你这么说,那咱可就不客气了。”</p>
“大哥!”</p>
两人酒过三巡,朱元璋突然开口道:“徐达,今日早朝之事,你认为如何?”</p>
“挺好,挺好。”</p>
“啧,什么挺好,咱问你那摊丁入亩的国策,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