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未有细想,只觉便是身为帝王也总是多有掣肘,无论他想干些什么总有一堆人谏这谏那。
这会儿被天幕一针见血地点出其中缘由,顿觉豁然开朗。
想到这里,赵祯微微阖眼,谁也不知道在这短短时间里,他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而在场的一众文官听到这会里却是纷纷暗道不妙。
先不说天幕这绝对称不上友善的说辞听在官家耳中对方会做何感想,此时的他们已经顾不上这点了。
相比而言,眼下他们更担心的还是名教大义!
但凡懂史之人,谁不知道那位最是不待见儒家?与之相对的便是其对法家的绝对看重。
莫非......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无法避免?
不行,绝对不行!
涉及道统之争,他们绝不会轻易妥协!
哪怕始皇再生也不行!
想到这里,不少人看向范仲淹的目光都带上了埋怨。
知道你范相公是大忙人,但你再忙也不能忽视了对储君的教育啊,看这事办的,亏你还是儒门学子呢!
要不是同朝为官多年,彼此也算知根知底,我们都要怀疑是队伍里出现了叛徒!
看来,以后无论说什么,殿下的教育都不能让这嗣插手了。
察觉到从周围传递而来的不善目光,范仲淹在震惊之余,也唯有苦笑。
【宋世祖和他的祖辈们不同,哪怕大环境使然,从小接受着儒学启蒙,更是被范仲淹、晏殊、欧阳修、吕夷简等一干当世大儒、朝中名臣倾心教授,但有些刻在灵魂里的东西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纵观宋世祖五十余年的执政生涯,我们可以发现,他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再来一次废除儒术、独尊法家,但其治国手段却还是带上了极为浓重的法家色彩。
包括在他一朝受到重用的朝臣,身上也或多或少都有着法家的影子。】
欧阳修、晏殊、吕夷简:......
众文官:......
艹!
所以,这是教不好了是吧?!
第529章
番外34
一时间,无论是升平楼中的文臣们还是宫外聚集在天幕下的学子都仿佛感到有一股浓重的窒息感扑面而来。
哪怕不提名教大义,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可谁来告诉他们,他们学了一辈子的儒,可若是有天帝王变心了,他们又该如何?
这是比天幕先前提到的仁宗朝变法更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的事情。
毕竟变法也只是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对于那些还没来得及进入权力层的贫寒学子来说,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可崇法它不一样啊!
这、这、这......
“如此不敬先贤,不尊孔孟,视祖宗家法于无物,当时的相公们都是死......啊呸,是没意见的吗?”
文人们心事重重,已经位列朝堂的文官们这会儿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道道如利剑般的目光向舒颜投射而来,仿佛她干了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
五花气到跳脚,[宿主,这些老棺材瓤子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看你?]
[还能是因为什么?眼见着立身之本都受到了威胁,偏偏正主还没出生,一腔怒气没处发泄,总得有个宣泄口吧。]
反正按照绝大多数古代文人的惯有思路,上位者要是有什么“不对”的,罪责多半都在他们身边的“奸佞”身上。
她的好大儿现在别说出生,连怀都还没怀上,自然没有宦官和妖妃的事,那可不就轮到她这个当娘的来承受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