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助澜,是她伯父一道道奏疏死咬着他的母妃不放的。
他说了又如何?
倒不如现在撇的干干净净,日后报仇之际也好少添些烦恼。
“因为我恨你。”他面无表情地回了这样一句话。
沈昭昭听到这话,手倏地一松,茶杯‘啪嗒’一声脆响,摔碎在了地上。
宋瑾淮看她愣了半晌,便继续道:“你真觉得我只是念着你对我好的情分不杀你吗?我就不能因为你曾经对我的侮辱才想杀你吗?不过是因为你是沈桓宇的侄女罢了,你不是要回家吗?请便。”
沈昭昭眼睛睁得大大的,忽的,她上前抓住宋瑾淮的手臂,倔强道:“我不信,你老实交代,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她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书中很重要的一个剧情,是什么,会是什么呢?
早知道她就不应该研读书中车的部分,应该认真看剧情的啊!!!
宋瑾淮径直站起身,推开她的手冷声道:“三小姐请回吧。”
沈昭昭万万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发展,她还原以为两人之间的关系会有斡旋的余地呢。
不行,她就是脸皮厚点也得弄清楚是什么情况才好。
“宁九,你在逃避什么?有什么不可以和我说的呢?”说着,她忙抓住他的手,很是认真地望着他,“你要当真恨我,为什么要给我留下月汐的解药,为什么当沈如宜她欺负我的时候,你要救下我?你真当我是傻子吗?!”
见他良久都不说话,她心里也有了底,大概也是知道自己这是说对了,她轻轻摇晃了下他的手,“所以,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吗?”
宋瑾淮没想到平日里看着活泼可爱的少女,心思会这般的敏锐,他侧过身定定地看着她,一字一顿道:“我的母妃当年是被你伯父和皇后联合钦天监设计害死的,这样的回答,你可满意了吗?”
沈昭昭听到这话,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原文之中被她遗忘的剧情——
当年皇后故意以身怀龙种但头疼不止的缘故让太医查看,太医查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直至她莫名流产整日以泪洗面,有人便言是宫中有鬼怪作祟,于是便派了钦天监的人去查。
这一查,倒查出了淑妃宫中藏着皇后的小人,上面满是银针。
皇上当年也应当是极爱淑妃的,起初这事儿还没定性,直至淑妃的母家被栽赃叛国,只因府中发现有与敌国来往的书信,加上淑妃的弟弟在外征战打了败仗成了俘虏。
这事传出,淑妃母家雪上加霜,更不要提当年旱灾频发,易子而食是为常态,多地雨水不见半滴,朝中有人传是皇上太过宠溺淑妃,迟迟不做决断,天公发怒,
只有处置了这祸国妖妃,方可破除这连天的灾祸。
原本皇后和皇上是少年夫妻加之皇后当年在皇上受刺客行刺时挡下关键一剑,故而皇上最终在多方压力之下将淑妃贬入冷宫,母族上下几百口人都被斩首示众。
那么……她的伯父在这里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沈昭昭微微低眸,她可不能说不相干这样的话,毕竟她当初得了这沈桓宇的光,这才可举家搬到京城来,既然得了这份殊荣,她就撇不开了。
撇不开、撇不开就该死了……
第56章:只是陌路人
沈昭昭紧紧揪着身下的被褥,眼眸垂得低低的,“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道歉,我也知道接下来我说的你也不会信,可我得说,我觉得我伯父不会是那样的人。”
倒不是她多信任她伯父,而是她伯父在原著中的形象就是一个刚正不阿之人,虽然人是多面的,但剧情后面沈桓宇做出的那件事情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个忠臣。
而一个忠臣只会效力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