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1916年:形势逆转
的第一个反应是战争已经输了。罗马尼亚原来与三国同盟缔有互助条约,其国王也是霍亨索伦王室成员,但罗马尼亚对其邻国保加利亚和奥匈素有领土要求。大战爆发后,双方胜负一时难以判断,故而头两年且作壁上观,现在协约国的威逼利诱下终于参战。罗马尼亚军队约50万人,编为4个集团军,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差,虽然士兵很勇敢。

    罗马尼亚统帅部的计划是越过喀尔巴阡山和南喀尔巴阡山向西、向北进攻,到达匈牙利平原并夺取梦寐以求的外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罗军把3个集团军投入进攻,但由于隘道险阻、补给困难和指挥上的无能,罗军的攻势只前进了80公里就被奥军阻止了。

    罗马尼亚虽是弱国却资源丰富,德国的石油和粮食依赖它的提供。所以,德国决定迅速将其征服。9月1日,由德、保、土三国军队混合组成的马肯森集团在保加利亚境内的多瑙河之线展开进攻,进入多布罗加省。马肯森集团兵分两路向北推进,一路沿多瑙河,一路在黑海附近切断罗马尼亚唯一通往黑海的铁路线。但俄军第9集团军的到达暂时挡住了德军锋芒。9月30日,德军3个师和奥军2个师组成的法金汉第9军团在外特兰西瓦尼亚集结完毕,并开始同罗军接仗。另一个由1个德军师、4个奥军师组成的奥军第1集团军担任助攻,在一个月的时间,法金汉利用罗军的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法,很快击败3倍于己的罗军,证明了他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参谋总长,却是一个杰出的战地指挥官。12月1日,亚费里斯鸠指挥罗军向渡过多瑙河的马肯森部反攻,在获得少许成功后最终一败涂地。在马肯森和法金汉两集团的钳形攻势下,罗军放弃首都布加勒斯特,残余部队退守塞利特河下游。经过4个多月的战斗,罗马尼亚丢掉了几乎全部的领土。

    罗马尼亚的参战对两大交战集团来说都有得有失,协约国家又得到了一个盟友,开辟了一条新战线,迫使德、奥分散了兵力。德、奥虽然打败了罗马尼亚,从而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并把战线的北翼依托在黑海海岸之上,获得比较安全的保障,但战线却由此延长了400公里,正如鲁登道夫所言:虽然我们在罗马尼亚获得胜利,但在总体上我们被削弱了。

    塞尔维亚战败后,在萨洛尼卡登陆的协约国军队的去留便成了问题。经协约国首脑讨论,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作为今后在巴尔干作战的基地。到了1916年7月底,萨洛尼卡的协约国军队已达25万人,其中英军5个师,法军4个师,补充整编后的塞尔维亚军6个师,意大利军4个师。法国将军萨拉伊负责统一指挥。8月间,为配合罗马尼亚方面的作战,保加利亚第2集团军首先采取攻势,想占领希腊的卡伐拉海岸地区。9月10日,协约国军队发动了一个攻势,11月19日,塞尔维亚第1集团军突破保军第1集团军防线,攻克莫纳斯提尔隘口,这是马其顿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若非德军及时来援,这个集团军可能全军覆没。

    希腊仍保持中立,但英、法却不满足于希腊的中立,于1916年7月6日,宣布对希腊进行经济封锁,要求彻底解除希腊军方握有实权的亲德分子职务。9月中旬,英、法扶持维尼齐洛斯组成“临时政府”,而此时在雅典又组成一个听命于协约国的新内阁。10月和12月,协约国家两次敦促希腊政府交出自己的舰队,不然炮轰雅典。在一连串的逼迫下,希腊政府步步就范,终于被英、法押上战车,正式对德宣战。

    土耳其的“拿破仑”——恩维尔对土军1916年的作战没有明确的计划,他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决定于土耳其战场,而是在欧洲。他向法金汉建议将多余的土军调往伊松佐河战线或加里西亚战线,但恩维尔的想法很快为俄军高加索军团先发制人的行动所打乱。

    俄军考虑到达达尼尔会战的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目录 > 第七章 1916年:形势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