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1917年:大反攻
转入进攻才能挽回颓势,他向鲁登道夫要求提供12个德国师来协助进攻。鲁登道夫发现奥匈因新败已有单独媾和的倾向,便决定派兵援助,但他告诉康拉德只能派出7个德国师。于是,这7个德国师和8个奥国师合编成第14军团,德国的冯·贝洛将军负责指挥。10月23日,奥德联军在普莱佐-托尔米诺-戈里齐亚一线发动打击,并使用古特尔将军在俄国里加会战中的“渗透战术”突破意军的防线。奥德第14集团军在普莱佐、托尔米诺方向取得重大进展,意军不堪一击,全线崩溃,正在前线视察的意大利国王差点在意军总部乌定被俘。进攻第二天,奥德联军便一举占领卡波雷托。会战因此命名为卡波雷托会战。10月26日,卡多尔纳下令撤往塔利亚门托河,奥德军队第一次攻入意大利本土,是日,博泽利政府辞职,奥兰多就任首相。11月2日,奥军强渡塔利亚门托河,意军无力抵挡,再次向皮亚韦河撤退。11月8日,卡多尔纳被免去意军参谋总长职务,由阿芒多·迪亚兹接任。11月10日,奥德联军开始又发动攻势,特兰托方面的奥军第11集团军也发起进攻,经激战意军终于守住阵地,而对方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到12月底,双方战线在皮亚韦河一带稳定了下来。英军5个师、法军6个师也已到达意大利战场。

    卡波雷托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会战之一,双方共投入250万兵力,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山地会战。意军战死1万人,负伤3万人,被俘30万人,另有40万人溃散,成为散兵游勇。德军高度运用了目标、集中、奇袭、节约的作战原则,并加以完美的结合,因而获得大战中少有的一次正面突破。意大利的失败加速了协约国建立统一的协约国军指挥部的进程。在11月5日至7日的拉巴洛会议上,决定成立高级军事委员会,由各盟国首脑和英、法、意、美的参谋本部的代表组成。

    协约国在1916年11月15日的尚蒂伊会议上,要求萨洛尼卡的协约国军队在1917年发动进攻,以击溃保加利亚军队。1917年4月25日至5月23日,协约国联军共66万人向保加利亚军展开进攻,由于缺乏重炮和法军内部出现哗变,在伤亡2万人后,被迫停止。进攻的联军比例是:英军24万,法军20万,塞军13万,意军5万,俄军1.7万,希军2.3万。

    6月14日,在协约国的逼迫下,希腊国王康斯坦丁退位,其子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并任命维尼齐洛斯组阁。6月29日,希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是月,科孚岛上的塞尔维亚政府和伦敦的南斯拉夫委员会共同发表《科孚宣言》,成立南方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包括塞尔维亚人、霍尔瓦提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奥匈的南方斯拉夫的土地。

    在美索不达米亚,英军汤森德部队被迫投降后,英军马上着手集结力量,到1916年年底,新任指挥官毛德指挥一个集团军重新展开攻势,英军对土军占有2:1的优势。1917年2月24日,经一个半月的激战,土军第6集团军被击败,向巴格达退却。3月9日,英、土两军再度交锋,经顽强苦斗,土军被迫向更远的摩苏尔撤退。3月11日,英军占领巴格达。英军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胜利虽然对大战的主战场无足轻重,但对过去一年里屡遭挫折的协约国方面却是一个很大的精神上的鼓舞。

    俄军巴拉托夫的部队在英军向巴格达进军的同时,于1917年3月2日也转入进攻,到4月4日为止,俄军已连续攻占了哈马丹、哈纳金,后因部队水土不服只好撤往波斯山区。6月10日,根据英、俄两军的联合作战协议,俄军向土军摩苏尔方向展开攻击。7月5日,土耳其军转入反攻,把俄军赶回到原来的出发位置。9月间,英军利用土军被俄军吸引过去的机会发动打击,取得较大战果,并到达了摩苏尔省的边界地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简介 >一个人的世界大战史·看倪乐雄重建烽烟现场目录 > 第八章 1917年: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