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欧阳修的官场历险
欧阳修第二次遭到道德攻击是在濮议之争后,宋英宗已驾崩,宋神宗即位。《宋史》对宋英宗的评价很高,面对仁宗以来北宋社会积弊状态有改革之魄力,可惜仅仅干了四载,英年早逝。濮议之争是官场中的一次大洗牌,每次大范围政治运动有一部人受益,必然有一部分人失意,有人欢喜有人愁。濮议之争过程中,欧阳修与韩琦、蒋之奇等少数人站在了一起,最后他们的看法得到了曹太后的支持,赢得了短暂的胜利。欧阳修在此事件中力争,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打了一次以少胜多的翻身仗。没过多久,欧阳修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宰执,晋身中央最高权力决策层。濮议之争虽然过去了,余波仍在。按照官场规律,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斗争不会简简单单地偃旗息鼓,官员们通常判断形势,后发制人。
攻击欧阳修的人恰恰是他举荐提拔的蒋之奇,因为之前蒋之奇与欧阳修等人站在了同一战线,濮议之争结束后,欧阳修举荐蒋之奇做了殿中侍御史。蒋之奇为什么要攻击欧阳修?原因很简单,他判断到了失败的那一方要发起反击,那是非常强大的力量,他很可能在这场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光荣“牺牲”,所以蒋之奇见风使舵,率先发起反击,以示与欧阳修划清界限。大家算来想去唯一能够进攻的只有欧阳修,宰相韩琦两朝元老,根正苗红,威望很高,谁也动不了。欧阳修没什么背景,与他交游的那些文坛名家走的走,死的死,构不成严重的威胁,充其量吼两声。再加上欧阳修做了半辈子的谏官,经常骂人,朝野里仇人一大堆,阴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殿中侍御史蒋之奇在吕诲等人的暗示下上疏弹劾欧阳修“私从子妇”,与他儿媳妇吴春燕通奸(《涑水纪闻》)。这里面还有个利益纠葛,欧阳修长子欧阳发娶了三司盐铁司副使吴充的女儿,所以弹劾欧阳修势必牵连到吴充,来了招一石二鸟,一箭双雕,要么不整,要整两人全拿下,可见反扑的力量之强大。从陈执中、宋庠两位老宰相因为后院起火受到牵连罢相,能够看得出来宋代官员懂得如何利用道德为自己积累资本,同样也懂得如何利用道德作为进攻武器。宰相为百官之长,必须垂范百官,以身作则,维护和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帝国副宰相有道德污点绝非小事一桩,关乎到帝国的颜面及利益链。这么一搞,无疑搞得欧阳修灰头土脸的。无中生有最厉害之处在于如同一枚炸弹掉进敌营,没事儿也能弄出响。如果欧阳修被干掉,亲家吴充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欧阳修、吴充老哥俩三次上子,强烈要求宋神宗追查到底,还他们一身清白。
事情一出来,牵扯到了三方面的利益关系。先是以蒋之奇为马前卒的濮议之争失败的一方,也就是吕诲、彭思永、司马光一派;其次,欧阳修、吴充受害方;再次,帝国最高领导宋神宗。宋神宗时年二十岁,刚刚接班上位,在朝廷的政治地位并非十分稳固。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他在朝廷中的威望。从他这里来看,这件事已不单单是欧阳修的道德的问题,而是朝臣给新皇帝来了一个下马威。蒋之奇言之凿凿,有御史中丞彭思永做证,导致了这个问题进一步的麻烦。欧阳修一方激烈反对,并且强烈抗议,双方各执一词,这就需要老板出来裁夺。摆在宋神宗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妥协,要么追查到底。妥协了吕诲、司马光一派,只有牺牲掉欧阳修的利益,但这并不等于朝臣从心里接受了宋神宗。如果宋神宗稀里糊涂地处理欧阳修,日后事情真相浮出水面,欧阳修没这事儿,满朝文武怎么看你?你的脸往哪儿放?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处理不明白,大宋帝国由你来执政,谁能放心得下?如果保住欧阳修,势必得罪吕诲、司马光一方的官员,那将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怎么选择都是个两难的问题。
宋神宗征求了朝中大臣们的意见,天章阁待制孙思恭认为,欧阳修极其注重名节,与儿媳妇有染纯属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