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灵珠降世志难酬,承父余烈终成势
,他现在正忙于安抚民心,还没有时间让其他打算。如果我们趁这个机会让刘牢之作为前锋,您再率领大军随后跟进,桓玄是可以被击败的。”

    司马元显认为这个建议很有道理。

    正巧武昌太守庾楷因为桓玄与朝廷结怨,担心事情不成会祸及自已,便秘密派人向司马元显表示愿意归附。

    他说:“桓玄已经大失人心,众人不会为他所用。如果朝廷派兵前来,我愿意作为内应。”

    司马元显听后非常高兴,便派遣张法顺前往京口与刘牢之商议此事。

    刘牢之虽然一向勇猛无敌,但是这场仗不能打,胜利了就是功高盖主,兔死狗烹;打输了就会身败名裂,甚至身首异处。

    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能怎么办?

    因此,刘牢之出于自身考虑,并不想再开启战端。所以委婉地跟张法顺说:“这样让恐怕也很难成功啊。”

    张法顺回来后对司马元显说:“我看刘牢之的言谈神色,他一定会背叛我们,不如召他入朝杀掉他;否则,他必定会坏了我们的大事啊。”

    但司马元显没有听从张法顺的建议。于是司马元显开始大规模地训练水军,征兵装备战舰,准备讨伐桓玄。

    时间来到了402年春季,正月。

    朝廷下诏列举桓玄的各种罪状,任命尚书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诸军事,并赐予黄钺以示权威。通时,任命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前将军谯王司马尚之为后部。

    司马元显原本打算将桓氏家族成员全部诛杀。然而,中护军桓修是王诞的外甥,而王诞深受司马元显的宠信。

    王诞因此向司马元显陈说桓修等人与桓玄的志向不通,司马元显于是打消了诛杀桓修的念头。

    张法顺又向司马元显建议说:“桓谦兄弟一直是桓玄在上流地区的耳目,应该将他们除掉,这样才能断绝桓氏里应外合。

    而且,此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前锋部队,但刘牢之这个人反复无常,万一他有异心,临阵倒戈,那么灾祸就会立刻降临。

    您可以命令刘牢之杀掉桓谦兄弟,跟桓玄决裂,以示他无二心;如果刘牢之不接受命令,那么我们就该抢先一步干掉他。”

    张法顺的这一小串的谋略太牛了。

    但司马元显显然还是太嫩了,说道:“现在没有刘牢之,我们就没人能对付的了桓玄了;而且,大战未开打,就先诛杀大将,会引起人心不安。”

    他再三拒绝了张法顺的建议。这急的张法顺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东部地区因为遭受了孙恩的叛乱,又加上饥荒,导致漕运无法继续。占据长江上游的桓玄,更是切断了长江的航道,使得建康的商旅断绝,公私财物都极度匮乏,只能用糙米和橡子来给士兵当饭吃。

    桓玄认为朝廷正面临诸多忧患,一定没有闲暇来讨伐自已,因此他打算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当朝廷大军准备出发时,桓玄的从兄、太傅长史石生秘密写信给他报信。

    桓玄得知后大惊失色!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怎么办啊?咱们赶紧集结兵力保卫江陵吧!”

    但长史卞范之(首席谋士)劝他说:“别慌别慌,问题不大!您的英明威望已经远近闻名,而司马元显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刘牢之又大失人心(东征讨伐孙恩,纵兵抢掠)。

    如果我们的大军逼近京城附近,向他们展示一下我们的鸡肉块,那么司马元显的势力必然土崩瓦解,何必让敌人进入我们荆州的境内,被动接敌,而自取灭亡呢?”

    桓玄觉得在理,一下转忧为喜,“好好好,就这么办了!”

    于是留下桓伟守卫老窝江陵,自已则发布檄文,历数司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朝宋武帝传奇简介 >南朝宋武帝传奇目录 > 第8章 灵珠降世志难酬,承父余烈终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