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1966年:造反与浩劫
京的红卫兵运动就如火如荼。8月20日,北师大女附中的女红卫兵们冲到位于北太平庄的荣毅仁家里,大肆打砸。他们批斗荣毅仁,把他和妻子杨鉴清的头发剃成了“阴阳头”(文革时期的一个流行做法,把头发剃一半、留一半,以示羞辱)。荣毅仁的右手食指被打断,杨鉴清被殴打成脑震荡。红卫兵还用他家里的摄像机把经过录下来,要寄到他在海外的亲戚那里。在批斗空隙,荣毅仁偷偷给纺织部的一个秘书打电话,用上海话说,“你赶快向部里反映,我实在吃不消了。”

    当时担任纺织部机关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的陈锦华得悉这一情况后,马上向部党组书记钱之光做了报告。纺织部一开始想把荣毅仁送到北京医院躲起来,不料医院院长回复说,“不行哪,我们这里已楼上楼下斗开了,都斗了好几批了。送到我们这个地方,不一样挨斗吗?”钱之光只好给总理办公室送了“特急件”。第二天凌晨1点多钟,钱之光被周恩来总理紧急召到人民大会堂,总理交代说:“现在我们只能管两个人了,一个是宋庆龄,一个是郭沫若。其他人你们自己想办法。荣毅仁你们一定要保护好,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国际国内都有影响,一定要保护好。”

    钱之光回到纺织部,就跟陈锦华等人商量对策。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兴起“红对红”,就是以机关的红卫兵对付外面的红卫兵。他们把部机关的红卫兵头头找来,要他带人连夜开赶到荣毅仁家里去,以开批斗会的名义把荣救出来。此计甚灵,居然真的把女红卫兵们连哄带骗地撵走了。

    这些人一撤,荣毅仁提出赶紧把妻子杨鉴清送到医院治疗。可是送到哪个医院都不收,都不肯给她治病。部机关的红卫兵头头很机灵,就把她送到积水潭医院,先是高呼了一番革命口号,然后说这个人是重要的人证,需要她来录口供,不能让她死掉,你们一定要想办法给她治疗。医院一听是重要的人证,这才答应赶紧医治,杨鉴清的命总算保下。

    对于荣毅仁一家来说,这仅仅是厄运的开始。不久后,保护他的钱之光、陈锦华等人也被打倒了。荣毅仁一次次被批斗,他的左眼因延误治疗而致失明。1968年之后,他被送到全国工商联机关劳动改造,先是在锅炉房里运煤,后来专职打扫厕所。与他一起干活的是上海滩时期的老相识、工商联副秘书长经叔平,计泓赓在《荣毅仁传》中记载说,“荣毅仁干得很认真,马桶有尿碱,他就自己掏钱买来盐酸,把马桶刷得干干净净。”他的独子荣智健被下放到十分偏远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干就是八年,荣智健日后回忆说,“我每天和工人、民工摸爬滚打在一起,抬石头,挖土方,搬机器设备,背氧气瓶上山下山,爬上半空架设高压电缆,什么粗活重活都干过。”

    在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对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的限制变得越来越严格。

    文革爆发后,很多地方减少甚至完全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要求农民献出自留地、宅旁地和自有果树,当时称为“三献”,严格控制农民发展饲养业,每个农户只能养一头猪,每人只能养一只鸡,此外还限制农民外出从事手工活动,木匠、铁匠和小商贩都被当成是“野马副业”、“单干副业”受到禁止。9月24日,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和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布《关于财政贸易和手工业方面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强调小商小贩“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群众的监督,不许搞投机倒把,大量的小商小贩应当为国营商店代购代销。”

    到了1968年,政策更加趋于收紧,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打击反革命经济主义和投机倒把活动的通知》,提要“坚决取缔无证商贩和无证个体手工业户。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一律不准经营商业。”、“国家企业事业单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简介 >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下)目录 > 第二十八章 1966年:造反与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