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国税收四原则
以累进税率为主,
以比例、定额税率为辅。由于种种客观、主观原因的制约,在实践中衡量纳税能力大
小的标准通常采用所得(收入)标准。
(三)效率原则
1
.定义: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L制的有效运行,要用尽可能少的税收成本取得符合税法规定的尽可能多的税收收益。
2
.
内容: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
(1)经济效率原则
1
定义:经济效率原则指政府征税应当努力实现对纳税人和国民经济的超额负担最小化。超额负担是指
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使私人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最佳决策产生
扭曲,给纳税人造成了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2
分类:我国经济效率原则的两个方面主要是包括提高微观经济效率和提高宏观经济效率。
a.提高宏观经济效率:通过税种、税率、征税环节的设计,使之成为缓和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内在稳
定器;充分发挥税收的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地区平衡,从
而使我国经济协调、高速、健康地发展。
b.提高微观经济效率:妥善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至于因征税过高而挫伤企业
与个人的投资、储蓄、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按照这一原则,我们要慎选税源、税种、税率、征税环节
和税收优惠。
(2)行政效率原则
1
内容:征税的行政费用最省和纳税者的纳税费用最低。
a.征税的行政费用是指政府部门在税收征管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税务机关以及其相关的机关征税的行
政费用率(征税费用÷纳税入库数额x100%)越低,其征税成本就越少,征税的行政效率越高。
b.纳税者的纳税费用指的是纳税义务人在纳税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2
实现方式:简便的税制可以降低两者的费用。
主要表现在:a.税种、税率、征税环节、税收规定要简便;
b.税收的征收管理、征收手续、征收地点要简便。
(四)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1
.定义:指的是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税收活动主L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加
以规定,税收制度的各个构成要素必须而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L都不得
征税,社会成员也不得被要求纳税。
2
.主要包括政府征税权法定、纳税义务法定、征税要素法定、征税程序法定。
(1)政府征税权法定
一个国家向人民征税与否以及如何征税,均应该由法律规定。
(2)纳税义务法定
1
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否则纳税义务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纳税人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公民和法人不应承担或有权拒绝纳
税义务。
(3)征税要素法定
征税要素的各个具L内容都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其中一项违背法律,便不能有效成立。具L包括纳税人、
征税对象、税基、税率和税收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