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体察旱情 暗结反盟
我又苦无良策。”
“大人,为今之计只有一条路了。”
“噢,你说说看。”
“开仓放粮。”孟强觉得火候到了。
“什么!”淳于公一惊,站起,“随便动用仓粮,那是要杀头的。”
“大人,不是随便。您可以请旨啊。”
“这要先得到齐王同意,然后才能上报朝廷。”淳于公忧心忡忡,“而且十有八九万岁是不会恩准的,因为仓粮有限,不到万不得已朝廷是不会动用的。”
“大人今日业已亲自看过,这情形还不够严重吗?”孟强叹息一声,“再不开仓,怕是十之八九的人都会饿死了。”
“说的是。”淳于公碗中剩下的半碗面条也吃不下去了。
“大人,齐王既然派您来视察灾情,就有怜悯灾民之心。下官想,王爷肯定同意上报。当今皇上人人皆知他宽仁厚德,也绝不会眼看子民活活饿死,这开仓放粮是笃定的事。”
淳于公思忖少许:“按理说,万岁和齐王能够体恤黎民百姓的痛苦,是会同意开仓的。”
“没问题,板上钉钉的事。”
淳于公将面条碗一推:“我不吃了,得抓紧赶回去,以便尽早向王爷禀报,也好向万岁呈文。”
“大人,怎么也要住一夜呀,这当天回返,可是没有先例的。”孟强挽留。
“不,想想灾民我是寝食不安啊。”淳于公说走就走。
孟强送走淳于公后,对身后的班头吩咐:“去,赶快将义发米行的于掌柜叫来见我。”
“小人遵命。”班头答应一声去了。
孟强的眼珠转悠着,心里打起了如意算盘。
广陵的吴王宫,建造得富丽堂皇,几与长安的大汉皇宫媲美。
吴王刘濞听了顾丰禀报,立时穿戴齐整出后宫上大殿。端坐好以后,顾丰将富商带上殿来。富商恭恭敬敬对上施礼:“参见大王。”
“你是何人,见了本王,为何不跪?”刘濞眯眼打量一下面前的人,觉得他气概不俗。
阶下的刘更早已按捺不住:“父王,此人十分狂妄,撞了儿臣的锦车,非但不赔罪,反将儿臣随从悉数打伤。何需多问,就该治罪!”
“你且住口。”刘濞喝住儿子。
富商并未多言:“大王在上,这有淮南王给您的亲笔书信,看过便知。”
顾丰接过信递给吴王。刘濞细看一眼,立刻对富商尊礼有加:“原来是大公子,失敬,失敬。”
“为了避免闲话,故而如此装扮,还请见谅。”
“理当如此。”吴王问道,“淮南王信上言称,大公子有要事面谈,就请当面赐教吧。”
这位大公子,乃是淮南王刘长的大侄刘国。他用眼睛扫视一下刘更和顾丰:“还望王爷摒退左右。”
吴王略一思索,将手一挥:“你们权且退下。”
“父王。”刘更首先反对,“他是干啥吃的,说话还背着我们。”
吴王脸色严肃:“叫你退你就退,休得纠缠。”
还是顾丰识相,他拉起刘更就走。
殿内只剩吴王和刘国了,吴王再次催促:“大公子,有何机密言语,尽请放言吧。”
“王爷,家叔让我带话给您,只要您振臂一呼,他愿义无反顾地跟您走,决无二心。”
“淮南王的意思是……”
“业已不言自明——竖起反旗,推翻刘恒。”刘国说道,“论资历,论能力,论实力,这皇位本该就是您的,让那刘恒无功而居,淮南王感到不公。”
“此话是真?!”
“若非真心,淮南王派我千里迢迢来此做甚?”
“来人!”吴王大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