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1985《冈底斯的诱惑》
照。恰恰是这种比照,使读者有了新的理解的基点,在此基点上,读者完全可能忽视穷布与雪人故事本身的含义,而把它与看天葬关联起来,而后从中挖掘新的意义,而这被挖掘出的新意义已经具有了新的整体范围,永远地脱离了原先狭隘的天地。

    从《冈底斯的诱惑》这篇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原小说创作中结构的力量,他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把玩结构(也即是构成小说)时,通过“写”的过程,为小说的故事增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层次。而在具体结构小说时,他忽而绝对主观,忽而极端客观的态度,使小说内容在两种极端间自由游荡,这无疑拓展了小说存在的空间,使小说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极好的弹性、小说的整体宛如立体的世界,不仅丰富,而且是条条道路通向罗马。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相当的空白,可以充分调动读者阅读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你怎么看这篇小说,或者你怎么认为,怎么理解,在马原的小说中都是被允许的。

    语言变化:自由,对于马原小说创作来说,是一种必须品,《冈底斯的诱惑》,从叙述角度,时空关系,语言变化几个方面看,都充分体现了这两个字的本义。

    《冈底斯的诱惑》的语言变化色彩纷呈。人称你我他,几乎被用到了,“我知道这么晚来找你你要骂我”“这是穷布。穷布不会说汉话,而你们不会说藏话。你们喝茶。晚上我刚把这件事讲给姚亮,他就向我”这篇小说语言变化的特点与结构变化十分吻合,好像俗话说的那样: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时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不知不觉中转入了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然后又悄悄接上了第三人称叙述。这种淡入淡出的效果,非常微妙。而这种语言变化使读者的整个阅读在一种充满弹性和活力的跳跃中完成,避免了冗长和乏味。

    总之,马原作为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总是要率领读者走入一个新天地的。那么,聪明的读者也许找到了阅读马原作品的窍门:那就是不管他讲的是什么,看他怎样讲。反之亦然,不管他怎样讲,看他讲的是什么,如果把两个方面都看成是主要的,那你就有陷入一种永久纠缠的危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简介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目录 > 1985《冈底斯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