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986《古船》
    体裁:长篇小说

    作者:张炜

    原发刊物:《当代》

    发表时间:1986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炜,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张炜在三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发表了一千二百余万字的作品,在海内外出版了几百部单行本,获奖五十余次,作品被译成英、德、日、法、韩等多种文字,成为新时期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实力派作家之一。

    1982年以来,张炜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期,成为国内最活跃的青年作家之一,并接连两次获得全国文学奖。198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古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再次获得巨大荣誉。这两部长篇一直被视为张炜在上个世纪的代表作。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张炜的创作迎来了新的高潮期,先后在境内出版了《张炜文库》(10卷),《张炜系列》(10卷),长篇小说《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文论散文集《世界与你的角落》、《芳心似火》等作品单行本三十余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版单行本三十余部。特别是《芳心似火》,引起读书界热烈反响。

    内容简介:《古船》所描述的是: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表达了作家内心沉重的苦难意识。

    《古船》写于1983年,在1986年第5期的《当代》发表,它以山东半岛地区洼狸镇为中心,来展开故事,对中国现实和历史展开描写,跨越时空40年,反映了从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到饥饿年代,以及改革开发所经历的社会动荡与心里冲击被誉为“具有深刻艺术魅力的鸿篇巨制”。 《古船》是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 隋抱朴扮演着忏悔者的角色,隋抱朴是《古船》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作家张炜将隋抱朴塑造成一个忏悔者的形象,通过隋抱朴知识分子的视角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内心沉重的苦难意识。隋抱朴是家国苦难的承受者。所以他在《古船》中居于不可争辩的重要位置。

    张炜赋予隋抱朴深厚的苦难意识,他的身上凝聚了很深的道德精神。隋抱朴的名字就出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但在同时作者将隋抱朴也刻画上儒家的影子,他把“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作为人生的格言。而此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隋抱朴是一个家国苦难的承受者,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忍受着常人难以深受的苦难。隋抱朴在六七岁时经历了严酷的抄家,被扫地出门,目睹了父母的惨死和兄妹被抓被打的情景,幼小的心灵便产生了一种恐惧感;而土改和镇反运动中还乡团屠杀群众、残害妇女的暴行又加深了这种恐惧感,给隋抱朴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后来妻子的死去、叔父的落魄、弟弟的失意和妹妹的疾病又使他形成了强烈的家族原罪感,他以为隋家的人注定没有好的下场。由于特殊的家庭出身,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隋抱朴形成了他独特的生存哲学——忍让妥协,同时为他铸造了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也是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所谓的“怯病”。 隋抱朴有着深重的苦难意识,他是一个历经人生苦难、饱经世道沧桑的人,他从小就目睹了亲人和乡亲们遭受的各种非人磨难,可以说,作家张炜把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简介 >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1949-2009)目录 > 1986《古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