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3、扫荡“汉魂”
9月6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要领》,正式提出:“帝国为确保自存自卫,在不惜对美一战的决心之下,大致以10月下旬为期,完成战争准备。如果至10月上旬外交谈判仍不能实现我方要求时,即决心对美开战。”

    11月15日,日本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结束对美、英、荷、蒋战争的草案》,规定战争的要领为:“实施闪击战,摧毁美、英、荷在东亚以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根据地,确立战略上的优势,同时确保重要资源地区和主要交通线安全,造成长期自给自足的态势;用尽一切手段,引诱美国海军,适时加以歼灭。”

    1941年12月6日,是美军官兵所谓的“神圣的周末”。然而,就在此刻,珍珠港周围却是杀机四伏。以6艘航空母舰为主体的日特遣舰队正向它全速逼近。另一支潜艇特攻部队,已按照战斗序列包围瓦胡岛,其中多数潜艇已潜抵珍珠港外。

    7日7时55分,偷袭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日军第一波俯冲轰炸机像晴天霹雳一般,骤然出现在希卡姆陆军机场上空,轮番对机库、航空、防空火力进行轰炸和扫射,美海军福特岛机场、陆军惠勒机场同时遭殃,飞机、跑道和机场其他设施悉数被毁。5分钟之内,瓦胡岛美军空军力量即已陷入瘫痪。几乎与此同时,日军鱼雷机、水平轰炸机、战斗机相继进入各自作战空域,对港内的舰船、机场实施猛烈攻击。第一波突击历时45分钟,几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便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日军第二波171架飞机于7时15分起飞,8时55分进入战斗,突击持续约1个小时,在第一波次攻击的基础上,扩大了战果。

    这是一场海上、水下、空中闪电式的立体袭击战,在短短的1个多小时里,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型炸弹556枚,共计144吨。击沉、击伤美军各型舰船总计40余艘,其中击沉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2艘和油船1艘;重创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和驱逐舰2艘;击伤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和辅助船5艘;击毁飞机265架。美军伤亡惨重,总计2403人阵亡,1778人受伤。日军只有29架飞机被击毁,70架被击伤,55名飞行员死亡,6艘袖珍潜艇被击毁,1艘袖珍潜艇被俘。

    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为达成作战的突然性,采取了大量保密措施以掩盖己方的真实企图。例如,严格控制作战计划的知情范围,及时更换所有舰船的呼号,断绝攻击舰队与外界的直接通讯,出发后实施电波封锁并禁止船员向海中投放垃圾等等。

    然后到了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战役时,这种小心谨慎、一丝不苟的精神已经荡然无存。日本军队的放松警惕和麻痹大意主要源于对敌人智慧和战斗意志的极端低估。甚至有日军指挥官说:“总说什么保守秘密,其实泄露一点也没啥。如果美国人出来的话,那正好可以像老鹰捉小鸡一样,轻而易举地干掉它。”

    日本军队过于自信的“胜利病”在密码的使用问题上得到充分暴露。美国早在1942年1月就从被击沉的日本“伊—124号”潜艇上捞出了一批有关“JN-25”密码的密码本,然而日本人却放心大胆地照用不误,甚至用来收发有关作战细节的重大机密。

    杜利特空袭后,日本海军在疯狂追击美军舰队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无线电信号,也为美军破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到4月底,美军情报机关对日本海军坚持使用的“JN-25”B型密码已经非常熟悉,每天都能破译截收到全部密码电报的二十分之一。对此一无所知的日本海军司令部由于深信他们的双层密码无人能破,将更换密码本的日期一再推迟到5月底,结果使美军得以提前知悉其作战计划并做好充分准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简介 >日本,我误解你了吗?目录 > 3、扫荡“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