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桃中剑客(7)
一眼山河尽,两袖清风来。
“随风大人,敌军引河入穴,致使我关内地面塌陷,城墙那边已经无法抵挡。”
“一决死战的时日并不在此,不要急。”
“可是敌军一旦攻城,上下皆是入口,恐怕难以招架。”
随风没有再解释,微笑着示意随从退下,从容不迫地享用起新鲜的野果。所谓抵挡的目的,不过是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抑或是说,保住王都来之不易的繁荣。铁骑临城,可谓是寸草不生,届时局面将会变得难以掌控。
山字营驻军营地,储泰会见衢南王虞倾。
“素问山字营军师料事如神,今日得见,史书虞某有幸。”
“过奖过奖,在下见过衢南王。”
客套一番过后,自然而然虞倾问起了桃谦的去向。
储泰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此前仅有少数贴身将士知晓桃谦已独剑赴琼京。
储泰只好故作玄虚,在虞倾的耳边窃窃私语几句。
“还请将军莫要外传,此乃军事机密,事关桃将军的生死安危。”
任凭谁听闻此孤胆入敌之人,心中都会感喟其为英雄。
“那只能是待我们打下皇陵关才能进京了。”
“话是如此,但这并不容易。”
“军师有何顾虑?”
“王爷可能不知,敌军之中恐怕也有一位奇人。”
顺着储泰的视线而去,是一张栩栩如生的墨笔画像。
几人围绕着悬于梁柱之上的黑袍画像,侃侃而谈之际不免对黑袍人的身份感到好奇。
“此人并不简单,我隐隐约约察觉到,战事至此是其故意为之,目的便是使我等止步于皇陵关外。”
“军师的意思是?”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山字营以及衢军并没有匆忙出兵,以现在的兵力对比,显然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在几天之内拿下皇陵关。与之相反的是,军师储泰将一封手信送到了随风的手上,试图在言语之中窥探出这位隐秘者的心思。
敬希阁下钧鉴:
昔者,大小之战,屡屡交锋,皆因贵军实力雄浑,吾军难以前进。遂吾深自反省,忆君彼时立于城垣之巅,远眺战局,目中尽是胜券在握之色。由是知,君非池中之物,必有深谋远虑。故此,吾欲明君之意,知君阻我等入京,并非仅欲羁绊,然吾军岂可久滞于此,两军对峙,实非长久之计。
是以,吾恳请君能施以援手,提出和解之策,俾使两军各得其所,免生更多干戈。若君能开诚布公,共议和平之道,吾等必将从善如流,以求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善文者善谏,但是并不意味着善谏者得人所赏识,这是自古以来谏臣难以改变的现状。
梁上风铃响起,夜空中千万繁星点缀,此时本应是一片诗情画意,故人吟诗,邀月对饮,三人成影。随风从屋内缓缓走出,掀开隐秘的黑袍,露出简约的短发,轻抚身前的隋琴,一曲高山流水,悠扬婉转,仿佛时光荏苒,往日故地再现眼前。
“世上竟还有如此智慧者。原先我还在期待那殊死一战,现在看来不必了。”
琴声如临寒冬,一诉断肠之苦,白雪皑皑,却在苍茫野地之中,不见心心念念之人的踪影。这便是一代名曲《断桥残雪》,取景自西子湖畔,断桥两岸,作曲者历经人生跌宕起伏之后,便不再沉溺于金钱美色,而是向往起世间绝对的安宁。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派人将信送过去吧,如果他们想进关,只许三人进。”
少年稚嫩的面庞下潜藏着孤独成熟的心思,如通一弯霜月,在冰封的湖面上如此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