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进碑林
初冬时节的西安,因为天气是多云,太阳在天空中云朵之间无力的爬行,早上的阳光显得格外的暗淡,从南方来穿着单薄的我身上感受到一丝寒意。
从小南门到西安碑林也不算太远,坐上公交车,不到一会儿就到了,到了之后我发现,西安碑林和小南门的情况差不多,二者都位于内城,都要从高大城门下穿过去,就这样,我又一次穿过高大的城门,来到西安碑林的门前。
西安碑林的介绍,在来之前我就让足了功课,对它的鉴解可以说是倒背如流: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明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收藏着很多国宝级文物,像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此处。
通样,我对碑林的建筑格局也作了了解,现代的碑林是利用以前孔庙古建筑扩建而成的,主要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组成,保存有很多明清时代的建筑,一切都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离碑林越近,我身上越发感受到一股寒意,而且是一股说不上来的阴凉。这时,我猛然想到小时在老家的时侯,常听村里老人说到的阴凉。
盛夏时节,不管天气有多热,可是站在茂密的大槐树下就感受不到一丝热意,总是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起来,越到正午,就越是阴凉,可是有调皮的孩子想前往树下乘凉的时侯,总会被家长一把拉住,家长的解释是槐树下面阴气中,孩子身上阳火弱,容易丢魂,然后就开始斥责孩子不怕丢魂。
我也见过丢魂的孩子,我见到的时侯,孩子面色发青,嘴唇发紫,牙关紧闭,浑身僵硬的躺在床上,当时在边远的农村哪有什么医院呢,老一辈人就说这孩子中午睡觉贪凉睡在大树下,中午阴气重,估计是丢了魂,需要请人过来喊魂。喊魂的人一般都是老人,围绕着孩子哼哼哈哈转了几圈,点上几根香,在床上撒上几粒米,然后过不多久,孩子苍白的脸色就泛起几分血色,人也苏醒了起来。
现在看起来,这都是封建迷信,我当时就不太相信这个,作为退伍军人,就更加相信这个世界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现在解释不了的一定是科学尚未探究到的,就像南华老仙一样,如果用科幻思维来解释,那么可以理解为不通维度的生物一样。
建国之后动物不许成精,我想到这句话之后,不禁会心一笑,完全不再考虑这种阴寒的感觉,买了票之后就直接进入碑林。
一进入碑林,马上身边就冒出几个导游,争着问:“帅哥需要导游讲解吗?”
我摸了摸了身上的钱包,想着这钱都是我在电子厂挣得血汗钱,哪能就这样轻易地被你们赚过去,于是,我就装作无视这些导游,直接往碑林展室里走。
在第一展厅内,映入我眼帘的就是一块块石碑,上面雕刻着是一行密密麻麻的小字,虽然高中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细细辨认,我还是能认得一些的,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易经》。
其实以前在看古典的时侯,很多中都包含着《易经》的元素,作为一个古典的爱好者,我其实一直都很好奇的,古人究竟是如何总结出这些规律出来的,听说近代欧洲数学家莱布尼茨还从卦象中分析出二进制计数的影子,近代哲学家黑格尔更是说卦象中含有辩证法要素。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我,虽然对《周易》感一点兴趣,但是想到还是要认真找一找南华老仙留给我的暗示,以及接下来要过的三关,于是我草草的看了几眼,就直接进入下一个展厅。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颜真卿作品,这是《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后期的楷书作品,最突出的表现出‘颜L’独特的风格,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进入到下一个展厅之后,我前面出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