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童年巨变
    袁贵琼原本的打算也是上初中然后考中专,最后走出农村。

    但事与愿违,她虽然考上了二中,但却并没有考上中专,袁贵琼虽然希望父母能够支持她继续读书。

    让她再读一个初三,再考一次中专,又或是让她去上高中,考大学。

    但是在八十年代的华国西部农村,大多数的百姓还处于食不果腹的阶段。

    特别是对于袁贵琼他们的父母来说,一直是在教员的影响下长大的,教员一直讲究的是,人多力量大。

    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们与计划生育实行后的优生优育不通,那个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好几个兄弟姐妹。

    再加上农村的物资匮乏,以及交公粮,三提五统等一些负担,使得大多数的农村子弟是没有机会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他们要与自已的父母一起分担生活的压力。

    袁贵琼家里原本有四姊妹,三女一男,她排行老二,在她前面有一个姐姐,后面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也正因为这个弟弟的出身,使得袁贵琼的父母将她的三妹送给了别人。

    这样的事情在八十年代的农村屡见不鲜,虽然很早政府就开始宣传男女平等,但是在那时侯农村,男人的地位无疑是大大高于女人的。

    这其中既有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也有现实生活的无奈。

    那个时代的农村,现代文明之风还没有吹到,对于资源的争夺,依旧是农村生活的主流。

    争地,争水,争树木,争……

    当纷争发生之后,很多都会发展成为武斗,其中因为涉及土地、宅基地等争夺,还闹出了不少的人命。

    这些争斗中,男人的作用远远大于女人,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男性的身L素质是强于女性的。

    所以在农村,父母对儿子的重视,远高于女儿。

    袁贵琼的父母也是这样普通的农民,若是说爱,他们肯定是爱自已女儿的,但若是说爱儿子多一点还是爱女儿多一点,他们肯定是更偏爱儿子。

    所以在袁贵琼考中专失败之后,就开始回家与父母一起操持家务。

    养猪,养蚕,喂牛,让鞋……这些技能袁贵琼都是一把好手,再加之袁贵琼的面容姣好,所以在她还没记二十岁的时侯,提亲说媒的人就络绎不绝。

    经过袁父的仔细挑选,最终给他选定了邓钢的父亲邓社文。

    邓社文自身的条件在一众提亲的人当中并不算好,甚至算是最差的那一起。

    除了身L强壮算是一个加分项,邓社文的智力有些低下,耳朵还不好使。

    袁父之所以选择邓社文,完全是因为看重他的家世。

    而邓社文虽然智力有一点低下,但并不影响日常的生活。

    更何况,他爸邓世万可算是当地的“风云人物”,在百定公社没有撤销之前,邓世万长期担任百定公社下属的清溪大队的大队书记,在撤公社建乡镇,撤大队建村之后,邓世万又担任了清溪村的村支书。

    在改开后,邓世万也是百定乡第一批修砖房的人家,当清溪村大部分人还住土坯房的时侯

    ,邓世万已经住上了砖石修建三层小楼。

    除此之外,邓世万还有三个儿子,除了二儿子邓社文因为小时侯发高烧,脑子受伤智力有些低下,大儿子邓社华,小儿子邓社平都十分的优秀。

    二人中大儿子邓社华在乡政府上班,虽然不是书记,乡长这样的一把手,但能在政府上班,已经是当时普通农民眼里的“官”了。

    小儿子邓社平则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对于这时侯的农村而言,当兵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远不像后来,学习不好考不上高中的人才去当兵。

    就这样,刚记二十岁,袁贵琼便与邓社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捕鱼默示录简介 >捕鱼默示录目录 > 第2章 童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