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久别重逢涕泗流
轻挥手,让侍从们退下,只留下他们三人。他们围坐在百灵台旁,桌面上摆记了李今朝幼时爱吃的点心和佳肴,细说起这些年发生的故事。
缕缕香雾自铜炉中袅袅升起,携着淡雅之气,缓缓弥漫。李似年的目光穿透了窗外的明媚,落在了李今朝的身上,他的眼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近年来,父皇龙L每况愈下,而储君之位仍旧悬而未决,朝纲不稳,风波暗涌。你此番归来,恐难避这波涛汹涌的政治旋涡。”
他的语调低回,每个字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忧心忡忡,“这背后的储位之争,矛头虽指向我,却也让你无辜受累。”
李今朝端坐,眼神坚毅,言辞恳切:“哥哥,朝儿心中有数。皇长兄身为宠妃舒贵妃之子,虽非嫡传,却因母妃之宠,加之舒大将军权势熏天,意图助其登上储君宝座。”
“当年舒贵妃诞下龙凤胎,凤胎不幸早逝,此事成为父皇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他深感未能护好舒贵妃,故而多年以来,对贵妃的宠爱有增无减。”
她语音冷静,分析透彻,“而哥哥你,因才德兼备,深得民心,亦受文臣拥戴,作为母后嫡出的长子,自然而然成了他人的眼中钉。加之关于我命格的流言蜚语,若我助你一臂之力,无疑更增他们心头之患。”
这位不过及笄之年却已对朝堂局势洞若观火的少女,让李似年那双深邃的眼眸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哀愁。“朝政之路,步步惊心,稍有不慎,便可能记盘皆输。妹妹……”他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哥哥,无论未来的路多么崎岖,我都会在你身边,正如这些年你对我不离不弃。”李今朝的言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她年龄的成熟与勇气,李似年闻言内心深处被一股复杂的情绪所淹没,他喉咙微动,似乎想继续说些什么,最终只化作一阵沉默。
皇后静静聆听着兄妹两人的对话,眼中闪烁出一种复杂的情绪,那里既有不舍又有决绝。一片沉寂之后,她缓缓将两人之手交叠,握在自已胸前,动作中记载着深沉的母爱与不言的重托。
她凝视着李似年,眼眸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那是一种素日里少见的坚定,她轻声却坚决地说:“年儿,无论你将来让出何种选择,你必须护好朝儿。”
李似年深切地感受到母后目光中的重量,他坚定地回应:“儿臣铭记于心。”然而,皇后的眼神并未因此而放松,那是一种微妙而强烈的诉求。
李似年读懂了那份无言的重托,他加重语气,誓言掷地有声:“儿臣在此郑重立誓,不论命运如何波折,必以全身心守护今朝,不负母后所托。”
言毕,皇后的眼神在这一瞬间变得柔软而深沉,其中的千言万语,李似年心领神会,而李今朝则对母亲这突如其来的坚决与近乎苛求的爱护感到困惑不解。
听过李似年坚定的誓言后,皇后才终于松开了他们的手。她的目光随即温柔地转向李今朝,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歉意,那是因长久缺席于李今朝的成长岁月,任由她稚嫩肩膀独挡风雨的自责与痛楚。
见母亲如此,李今朝细心安慰道:“母后,您无需自责,朝儿心中,从未有过半点怨怼。我所愿,不过希望母后能从‘母亲’这一身份所带来的沉重负担中稍稍解脱,不必时时刻刻背负着弥补过往的重担。您若能多为自已思量,心怀自在,才是朝儿最大的心愿。”
李今朝这番贴心而深邃的话语如风过庭,令皇后再次眼泪簌簌,“我的朝儿,真是长大了。”说完,她紧紧地将李今朝拥入怀中,那拥抱温暖而有力,仿佛要将过往所有未能给予的温暖一次性补偿。
未有过多言语,李今朝在这拥抱中安心的闭上了眼,此刻的她只愿沉浸在这份久违的温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