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考验
正如羽柴筑前守秀吉所预料的那样,从元龟元年到元龟二年的两年间,对信长来说是田乐狭谷之战以来的厄运之年。
信长已四面楚歌,如果说还有朋友的话,只有德川家康一个。虽然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信长和秀吉都忙得焦头烂额。
如果是寻常的凡人,这样的难关未必能闯过去。
除武田、朝仓、浅井、六角等人之外,本愿寺徒众已在伊势的长岛和大坂两地开始行动。更有甚者,叡山的僧徒为阻截信长进京,来到坂本城附近。一直敛声屏气的三好一伙也举兵在摄津修筑野田和福岛两城,与信长为敌。
这样一来,松永久秀的行动更加令人难以测知。
他泰然处之,扬言一旦确认织田势力垮台,他立刻叛变。到元龟二年五月,他果真谋反易旗了。
“信长威风凛凛的时代宣告结束。”
在这个枭雄的眼中一定清楚地映出这一结论。
不,不仅松永久秀认为信长大势已去,甚至连称信长为“恩父”的将军义昭也在幕后策划。秘密地向武田和本愿寺发出“讨伐信长”的指令。
与其说信长四面楚歌,……不如说八方受阻。确实是危机四伏,令人窒息。
但是,信长并没有惶惶不可终日。他本来就是这样打算的。不是夺取天下,就是以尾张的大傻瓜宣告结束一生。他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一切听天由命。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甚么?十个,十五个敌人,各个击破,一个也不能漏掉。”
德川家康对付武田信玄,儿子忠信对付松永久秀。柴田胜家派到近江,他首先亲自去长岛平息农民暴动。
当时,包围长岛的两万人被烧死。那种惊心动魄,令人瑟缩发抖的战斗场面,在此略笔,不多描述。
这一切都是信长的决断,秀吉无能为力。
长岛城内不光是军队,还有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个不留,全部烧死!”
信长也为失去一个弟弟而恼怒狂暴,但仍按他宣布的那样,严密地封锁出口,一个不漏地烧死了。
他一到近江,立刻作出任何人都作不到的重大决断。
八月二十日攻打了浅井长政,当然一时难以决定胜负。派往坂本城的森三左卫门及其部下五百人都与城同生死共命运。
“火烧比叡山!”信长双目怒睁,下达命令。
明智光秀等人大为震惊。不光是光秀,秀吉也感到十分惊讶,急忙派密使去劝告叡山方面采取中立态度。
不管怎样,比叡山作为镇护王城的圣地,七百年来是不曾有一兵一卒涉足的灵地。
从前,后白河法皇曾说,不尊朕之命者只有贺茂川的流水和山法师……这样一来,比叡山便成为世外桃源,不可侵犯的圣地。这一不成文的规定,成为人们因循的旧习戒律。
当然朝仓、武田也都坚信无人破戒,故将比叡山的僧徒拉去入伙……
信长烧毁那个灵场后还蛮不在乎地解释说:
——以前,比叡山是日本的王立大学,同时也是天台宗这一佛教的总本山(天台宗的总寺院),利用允许自治的特权,以武装暴力介入政治的话,自然就既不是学府也不是殿堂了,是堕为实力主义的证据。所以我是以实力对付实力……
长岛也不例外,信长不承认它是宗教府,因此,反抗者一律视为仇敌格杀勿论。
学府的谨言慎行,宗教殿堂的精神权威统统被信长抛到九霄云外。因为比叡山介入俗世的政治斗争,与朝仓、武田串通一气反抗织田,所以毋须客气,必须立刻严密包围,统统杀死。
秀吉一向深思远虑,他急速派密使劝说对方采取中立,但一向趋炎附势的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