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第231章
    面。

    国富才能兵强,兵强依赖国富。

    国富而没有强兵捍卫,就会越富越容易被外寇侵略。

    孙子在《吴问》中批评范、中行、智氏“冀功数战”,主要是指他们实力尚且不足,且又穷兵黩武,这就必然带来国贫兵弱、玩火自焚的结果。

    孙子这一经济与国防、经济与建军、经济与战争的辩证认识,随着封建制的深入发展,到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一整套富国强兵的理论。

    封建时代,特别是封建制刚刚确立的战国时代,其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富国问题就是发展农耕问题。

    所以,当时的政策关键在于处理好农业与战争的关系。

    当时的兵学家、思想家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这里只须征引商鞅的一段话就可以看出其认识的深度和理论的高度了。

    商鞅说:“彼民不归其力于耕,即食屈于内;不归其节于战,则兵弱于外……虽有地万里,带甲百万,与独立平原一贯也。”

    (《商君书·慎法》)商鞅这段话,在当时战争条件下确实是真理。

    国家无粮食,军队不忠勇,那么,无论国家领土多么广阔,军队数量多么庞大,也是没有国防二字可言的。

    二、奖励军功,冲击“世卿世禄”的任官体制世卿世禄制度是奴隶主阶级享受的一种特权。

    凡是奴隶主国家的卿大夫,其官职、爵位、薪俸世世代代因袭不变。

    而许多世袭的旧贵族文不能治国,武不能治军,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这种世卿世禄制度的最终铲除是在战国时代,但首先向它发起的冲击在春秋时代就己开始了。

    新兴地主阶级要在军队建设中培植自己的官僚队伍、建立新的军队体制,首先必然要从人事上扫清改革的阻力,而手段之一便是论功行赏,按过施罚,所谓“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转·昭公五年》)。

    孙子便是从理论上肯定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孙子思想哲学简介 >孙子思想哲学目录 > 热门推荐 第2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