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良心推荐 第232章
    在实践中倡导这一改革的。

    他有一句意味深长的名言:“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九地》)所谓“无法”,即不同常法;“施无法之赏”意即施行超越常规的奖赏,也就是重赏。

    所谓“悬”即颁布之意,“无政”即不同常规;“悬无政之令”,意思就是发布打破常规的命令。

    他还明确主张“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

    (《作战》)所谓“赏”,不仅是重金的奖赏。

    从当时的史料看,更多的是授予官职和加官进爵。

    例如,箕之战中,齐襄公用最高品级赏先且居统帅中军;赤狄之战,赏士会率中军,任太傅(《左传·宣公十六年》)。

    这种奖励军功的办法是疗治世卿世禄弊端的良药。

    这样一来,贤能之士便可脱颖而出,活跃于战争舞台,士兵只要屡建战功也就有了跻身于军功贵族的机会。

    赏罚理论到了战国更加完善。

    一是强调“杀贵大,赏贵小”(《六韬·将威》),即罚要罚那些“当路贵重之臣”,赏则赏那些“牛竖马洗、厩养之徒”。

    这样,杀一个则“三军震”,赏一个则“万人悦”(同上)。

    二是强调信赏明罚,赏罚及时,所谓“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罚不迁列,欲民速睹为不善之害也”(《司马法·天子之义》)。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政策要兑现,赏罚要一视同仁。

    这样,政策才有威力和感召力,才能激励和鞭策全军将士争赴战场。

    事实上,孙子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孙武吴宫斩美姬的故事不正是执法如山的生动例证吗?

    试想,如果孙子当时不是拿吴王的两个宠姬开刀,而是换斩两个普通宫女,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

    与孙武同时代的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斩监军庄贾,也是诛杀那些地位高而又违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孙子思想哲学简介 >孙子思想哲学目录 > 良心推荐 第2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