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良心推荐 第188章
    r>遗憾的是我们很难看到有关孙子这方面事迹的文献资料了。

    从《孙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军队的政治教育工作,孙子至少注意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和”与“气”。

    “和”即孙子讲的“与上同意”(《计》)、“上下同欲”(《谋攻》)、“与众相得”(《行军》)、“齐勇若一”(《九地》),这是军队内部团结和步调一致的问题。

    军队内部团结和步调一致在古兵法中一般用“和”这个字来表述。

    对“和”最著名的论述是战国初期的吴起,他在《吴子·图国》中说:“有西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考究起来,“和”这个概念早在孙子时代就己经为人们广泛使用了。

    例如,斗廉说:“师克在和,不在众。”

    (《左传·桓公十一年》)孟献子说:“晋帅乘和,师必有大功。”

    (《左传·成公十三年》)斗辛说:“不和不可以远征,吴争于楚必有乱。”

    (《左传·定公五年》)怎样才能达到“和”呢?

    孙子一方面强调厚赏和爱卒,主张对士兵要“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看到,只赏不罚,只是一味爱抚而不严格要求,那是带不好部队的,带出的部队也打不了胜仗。

    所以,他十分辩证地指出:“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地形》)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与必要的纪律措施从来就不能有所偏废。

    孙子不仅注意到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并且他还注意到了养成教育,他指出:“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行军》)一支部队平时松松垮垮,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闪婚七零:冷面大佬被娇媳摁墙撩简介 >闪婚七零:冷面大佬被娇媳摁墙撩目录 > 良心推荐 第1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