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附记 股票制胜的另类原因
手还是收手的话,这样的演技就没有意义了。
这一点跟股市相近。
麻将和股市都很有意思,所以才一直在玩那么对于麻将,大家有什么印象呢?
这个真的很因人而异。
麻将原本就是比扑克更复杂的游戏。
说麻将是靠运气的游戏的人也有。
最近虽然在减少,但是过去说掌控运气的技巧就是麻将的技巧的人特别多。
作为信息不完全的游戏,玩家特别容易被眼前所见的东西迷惑,人们对这点的认识有所提升。
我从前就只对数学的部分感兴趣,不是想否定持运气说的人,但是我不感兴趣。
欧美人从过去开始就不谈扑克运气的一面,自始至终都用数学来考量。现在的潮流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即使是麻将,最近控制运气的战术也越发处于劣势了。
麻将也是和扑克、股市很类似的游戏。
一定要比较风险和收益,然后决定出手还是收手,这个时侯的判断决定胜负。
打麻将厉害的人擅长比较风险和回报。
那样的人在关键时刻,能选择第一感觉正确的。当然,经验占的部分也很大。而判断出手还是收手的精度是最考验实力的。最近,麻将也有很多统计数据,所以熟记一些基本的数据,再加以实战,非常有效。
麻将比扑克复杂,也有如何巧妙手动组合的要素。那些是能看到的部分,所以把麻将想成是手动组合的人很多。
但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出手或者收手的判断。手动组合的巧拙所起到的作用比看起来的要小。
麻将就是身披组合游戏外衣的出手、收手游戏。
中国人发明的麻将,现在在世界上流行。
即使不比中国和日本,在欧美玩的人也很多。但是如果出了别人的听张,就是点炮,点炮的人要替所有人付给和牌的人钱。这条规则是日本独有的。在其他国家,没听说有一个人全部支付的。听说麻将传到日本之后,有人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很快就传遍全国。
正因为有了这条规则,比较风险和回报才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作为组合游戏的面就更多一些。
听到这个说法时,我觉得日本人真是天才啊。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则,麻将和股市、扑克更为接近。我之所以一直打麻将也是被这一点所吸引。
我觉得股市也是有趣的游戏。虽然赚了很多,但真的是被它的有趣所吸引。
另外,我刚上网打扑克时,最初在最高级别的牌桌上一直输钱,总共输掉了4,000万日元。最近因为不能汇入美金了,我不能在那桌上玩了,输的金额也变少了。但一直输也没觉得有多痛苦。
我彻底地学习了一遍扑克的理论后,就和高手们过招。我把他们的战术都收录进AI的软件里,反复检验,然后学以致用,提高我自已的战术。我对自已的水平提升还是很记意的。
让我觉得自已是个宅男的理由是,即使玩不花钱的游戏,玩着玩着我也能进入竞技人数的百分之一以上。
第五章里提到的微软的那款叫作“帝国时代”的游戏,我的世界排名在数百位左右。
800万人中的数百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高中时,我曾是“网络创世纪”的第一名。
170万人中的第一,难度相当高。
即使不赚钱的游戏,我也是玩得很痴迷。
所以说,对我来说,股市就是游戏的延伸。
在常赢的麻将上一年花一亿日元的理由回到个人的话题,我在麻将上一年花一亿日元。
主要是麻将室的场地费和结束之后的饭钱。
每周去几次麻将室,每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