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章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赏析:

    一、诗歌内容与意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一幅秋雨初霁、空气清新的山间晚景图。“空山”二字,既表现了山中的宁静,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灵。“新雨”过后,山林更加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气息。“晚来秋”则点明了时间,秋天的傍晚,天气凉爽,让人感到格外舒适。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整首诗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之一。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光影,清泉在山石上潺潺流淌。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明月和清泉,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更加突出了山林的宁静和清幽。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由写景转为写人。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女子;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这两句诗为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通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即使春天的美景已经消逝,诗人依然愿意留在这宁静的山中。“王孙”二字,既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已,也可以理解为贵族子弟,这里泛指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已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二、艺术特色

    1.

    以动衬静:诗中多处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如颔联中清泉在山石上流淌的声音,更加衬托出山林的宁静;颈联中浣女的欢声笑语和渔舟的晃动,也使山林更加静谧。这种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2.

    诗中有画:王维的诗歌以“诗中有画”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中的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舟等景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画。

    3.

    意境空灵:整首诗的意境空灵、宁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已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通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情感表达

    《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淡泊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表达在古代文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他们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后,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之,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维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诗歌鉴赏家简介 >诗歌鉴赏家目录 > 第3章 山居秋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