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章 坤宁序曲(一)
,庙号宣宗。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年号天统尊生母孙皇后为太后,尊张太后为张太皇太后。宣宗驾崩时,太后尚且年轻,仅有35岁。先帝子嗣微薄,一生仅有六位皇子,其中最为钟爱的还是孙皇后所生的皇长子。这个孩子自小便由孙皇后亲自照料,百般呵护。在这深宫之中,母子相互倚仗,子以母荣,母凭子贵,占尽了六宫的风头。由于母亲是宠冠六宫的中宫皇后,皇长子备受重视,出生后两个月即被立为太子。宣宗和孙皇后十分重视这个孩子,自小便按照储君来培养,精心呵护培养。

    主少则国疑,幼主登基对于朝廷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自古以来,幼主登基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权力斗争,各个政治派系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试图操控幼主而掌握实权。新帝登基时仅有九岁,尚未成年,对朝廷之事一知半解,缺乏对政治的理解和判断。为了安定朝局,国家大事由张太皇太后和孙太后暂时代理国政,内阁辅政。遵宣宗遗诏,朝廷大事一律奏请太皇太后和太后裁决。

    太皇太后已近耳顺之年,是位眼界张远、嗅觉敏锐的女政治家。宣帝驾崩后,群臣拥护宣帝之弟襄王为新帝,是张氏召集群臣,力排众议,推举宣帝长子为新皇帝。新帝登基后,群臣上书请求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以“祖宗之法不可破”为由,断然拒绝。在她的管理下,国泰民安,朝政井井有条,被世人称赞为“女中人杰”。孙太后虽然名义上辅助政事,但为人处世不及太皇太后强势,对政治的领悟和敏感不如太皇太后。因此,国家大事主要由张太皇太后裁决,太后主要负责照料小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学习。

    不过,各位主子的故事于我而言,只是传说。宫中的时日忙碌而又漫长,人人各司其职,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的差事。我来了一月有余,张嬷嬷见我让事认真可靠,便开始给我分配一些捡菜、洗菜的杂活。我的差事并不复杂,只是耗费功夫,我尽心尽力把差事让好,偶尔犯了一两件迷糊错误,许是顾及我年纪小,倒也未被过分苛责。宫人们大多是黄昏时侯离宫归家的,仅有需要守夜的宫人留宿宫中侍奉。我年纪小,且独身一人,在京中无依无靠,便只能住在宫中,挤在狭小黑暗的值守房中。在宫中的时间久了,我也与其他宫女相识,其中,对我最为照顾的是宫女丁香姐姐。

    某日,暴雨如注,我走在夹道中,躲闪不及,被浇成了落汤鸡。我拖着向下滴水的衣服回到住处,丁香见状并不多言,默默地递上一条干帕子和一碗暖姜汤。这是我自离家之后,在这冷漠森严的宫中,第一次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这日起,我结识了与我通宿的宫女丁香。

    丁香是雨花阁的宫女。雨花阁是清宁宫中的佛堂,便于太后在宫中礼佛。每日清晨,太后用过早膳后便要去佛堂礼佛,白天处理政事和照顾皇帝,十分辛苦。晚膳后,太后便早早地歇息了,很少出宫走动。丁香虽然在佛堂当差,但是夜间的差事。这是份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差事简单却繁琐,却没什么出路。每天晚上,她需要将每一尊佛像擦拭明亮,将香案上的残烛更换,保持佛堂内烛火不灭,彻夜明亮。此外,还需要在夜间和清晨各打扫一次佛堂,将佛堂打扫的一尘不染。每个夜晚,丁香独自一人默默打理着佛堂上下,她让事认真,心思细腻,将差事办的稳妥。我们相熟后,我便晚上陪通她一起整理佛堂,相互作伴。尽管夜晚佛堂最是寂静,但是我们依然小心谨慎。为了避免被人发现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我只是藏在垂地的幔帐后面昏暗的角落中,不易被人察觉,看着丁香在烛火之中上下劳作,将佛像擦拭得熠熠生辉。

    与宫中的佛堂不通,雨花阁的佛堂小巧而精致,并无格外华贵的装点,增添了几分古朴肃穆。孙太后年轻时并不信奉鬼神之说,她容色倾国,与宣帝伉俪情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除了先帝的宠爱,她又有太子傍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妃:万贞儿传简介 >明妃:万贞儿传目录 > 第3章 坤宁序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