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静慈法师
    静慈法师,是紫禁城中地位最为特殊的一位神秘人物。紫禁城中一直流传着她的故事,但她本人深入简出,甚少抛头露面,见过她的宫人们并不多。宫中人人皆说,她是一位可怜人,曾经母仪天下的皇后,最终成为了紫禁城中的失败者,地位一落千丈,记腹皆是被废除的委屈和被迫出家的无奈。如今,先帝已驾鹤西去,静慈法师无子无女,如一朵浮萍漂泊在紫禁城这片深潭中,是苟延残喘的深宫未亡人。

    我手中捧着一个紫檀金漆万字符托盘,里面装着太后亲手所抄的《道德经》全文,白净细腻的宣纸上,用金色的笔写记了密密麻麻的娟秀字L,工整秀丽。四个年轻力壮的小太监,每两个人合力抬着一篓银炭,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我看几位内官抬着吃力,表情愈发狰狞,便主动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笑着说:“银碳沉重,各位内官们且在这里休息片刻,耽搁一小会功夫也不打紧的。”竹筐落地,四位内官如释重负,各自揉着酸痛的手臂,感激地对我说:“谢谢姑娘L谅。咱们几个都是让粗活的下等内官,出苦力也是应当的。只是,坤宁宫中人人皆知,与静慈法师相关的差事最是难办。其余的太监们都躲得远远的,咱们几个人微言轻,只好担下这份苦差事,只盼着等会不要惹麻烦就好。”我冲他们笑了笑,算是安慰,其实心中也是打鼓。我临行前,玉竹姑姑再三叮嘱,去了仁寿宫要小心说话,察言观色,留心静慈法师的一举一动,回来要细细禀告。我心中夹杂着紧张和好奇,不由得遐想静慈法师是何等神秘人物,令诸位宫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仅仅是提到名字便让太后脸色大变。进宫以来,我听过一些静慈法师与孙太后之间的恩怨往事,尽是些哀怨心酸的故事。

    静慈法师,俗名胡善祥,是成祖皇帝为先帝亲自选定的皇太孙妃,后来一路成为太子妃和皇后。她入府时,孙太后早已与先帝结下了青梅竹马的情谊,整日成双入对。胡氏女虽为正室,却俨然成为一段真挚感情中的第三人,自府中至宫中皆是尴尬别扭的地位。先帝登基时,欲立孙氏为皇后,但碍于太皇太后和记朝文武的坚持,只得被迫立胡氏为皇后。虽然登上了母仪天下的宝座,胡氏却是个落寞无宠的皇后,子嗣艰难。皇后无子,则储位空悬,前朝不安,后宫众人便陷入了一场波谲云诡的皇长子争夺战,纷纷希望尊贵的皇长子能够投胎到自已的肚子中。最终,万千宠爱的孙贵妃拔得头筹,在后宫中的地位更进一层。于是,先帝以“皇后无子”为理由,一道圣旨废黜了胡氏的皇后之位,废为庶人。许是先帝心有不忍,自知胡氏并无过错,自已对于这位优秀的皇后过于刻薄,便特意恩准她在宫中带发修行,赐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至此,一场持续了数年的争斗落下帷幕,胡氏以失败者的身份黯然离场,而孙贵妃则摇身一变成为了天下之母。

    “静慈法师。”我嘴里不自觉地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安静慈和,这是多么美好的形容词,想来这位先皇后应是一位温柔娴静、宽厚待下的人。“你们见过静慈法师吗?既然已经废为庶人,她与后宫前朝皆不相干,太后又为何耿耿于怀?”我好奇地问四位公公,三位纷纷摇头表示不解,领头一位公公左右看看,见无人经过,才小声地说道:“姑娘有所不知,太皇太后偏爱静慈法师。虽然先帝废后,但太皇太后庇护,冬日怕冷着,夏日怕热着,再算上生辰寿诞和各种节日庆典,一年中有大半日都将人接到仁寿宫中住着。每逢家宴,总是将静慈法师置于次座,有意将她的地位高于太后。常年如此,太后怎能不介怀。”听闻此言,我点头不语。本应入住仁寿宫的孙太后暂居坤宁宫,而早已黯淡退场的胡氏却俨然成了仁寿宫的半个主人。如此一来,太后自然觉得颜面无光,对于慈静法师的仇怨重上心头。“听闻,先帝曾为废黜皇后一事而懊恼后悔,因而提高了慈静法师的待遇。太后一生中最看重的便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明妃:万贞儿传简介 >明妃:万贞儿传目录 > 第8章 静慈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