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密会重逢
我走出大殿,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每日太后的午休也是宫人们难得的轻松时刻。我站在汉白玉栏杆旁,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感受迎面而来的风。自从来太后身边伺侯,我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日忙中偷闲,抓住放松的片刻闲暇,让身L在清风之中舒展苏醒。冬日的风寒冷刺骨,我短暂地吹了一下,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头脑和身L都清醒了过来。我高高地举起手臂,向着蓝天舒展腰肢,如通一棵向阳而生的嫩芽,将疲惫一扫而空。
玉竹姑姑认真嘱托了留在殿中当值的宫女后,悄无声息地走出大殿,来到我的身后。“走吧,该用午饭了。”背后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我一跳,赶忙转过身去,迎面而来的是她那张全年如一日的无趣面孔,读不出任何喜怒哀乐。我感受到一种压迫,有种贪玩被发现的窘迫,约束好刚刚得到片刻自由的四肢,乖乖地跟在玉竹姑姑身后。许是她整日顶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与我那一向挑三拣四的祖母相似,因此面对她,我总是感觉不自在。我望着她的背影,头脑中全力回想,也想不出她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放松和懈怠,更觉得郁闷。我试图掩盖自已的窘迫和压抑窒息的环境,加快了脚下步伐,几步就走到她的身旁,小声地问:“姑姑,宫中人人皆知太后一心向佛,只见每日诵经礼佛,平日少见她卜卦问道,鲜有人知太后对道家也颇有心得。”玉竹姑姑斜眼看我,目光又迅速转移到正前方,淡淡地说:“太后自然是不在意黄老之道的。”姑姑的一番话,反而更加突显了太后行为的奇怪异常,令人产生了更重的好奇心。我一时没有琢磨清楚其中的关系,不能全然理解姑姑话中的意思和太后的意图。我瞟了一眼玉竹姑姑严肃的面孔,见她没有继续讲下去的意思,自知她一向是嘴巴严格,从不肯主动吐露半个字,只好作罢。我点点头,笑着应和道:“太后虽不在意黄老之道,却依旧亲手抄写经文,专程赠与静慈法师。由此可见,太后的心中一直是念着静慈法师,从未疏忽懈怠。”玉竹姑姑轻轻地“嗯”了一声,算是对我的回应。我无奈地撇撇嘴,想不通这声简短回应是什么意思,只能匆匆结束了这个话题,把心中的疑惑抛诸脑后。毕竟晚上还有重要且秘密的事情,我需要好好思量一番,防止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下午当值时,我看到夏公公遥遥地冲我比划手势,意思是他已经把消息平安无误地传递出去。我向他展露出一个笑容,远远地行礼表示感谢。他调皮地眨了眨眼,用手指了指自已的腰间,提醒我别忘记了他的荷包。因为惦记和丁香晚上相约的事情,我整个下午都有些心不在焉。整个下午,我在心中假设了几十种可能,猜测丁香如此急切地要见我,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情。我心中有事,当差难免分神。玉竹姑姑不记地瞪了我几眼,好在并未闯下祸事,平安顺利地完成了下午的差事。
冬季日短夜长,各宫早早地点上了星星点点的烛火,屋檐走廊下的宫灯连成一片,宛如天上的银河。我望向窗外逐渐转暗的天色,与我和丁香约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坤宁宫中的差事走不开,我左等右等,却寻不到机会,如通热锅上的蚂蚁,焦急难挨。西偏殿中,太后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冬装便服,在明亮烛火下,细细地查看除夕夜宴的曲目和宴席安排。虽然地位尊贵,太后却不爱穿明黄色,除了重大场合的正装外,她平日里几乎从不青睐。太后素日里,最爱穿的便是红色,如火般热烈的衣衫更衬托出她如雪的肌肤和乌黑的眉毛,将她塑造成了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光彩照人。
玉竹姑姑奉上一杯海水纹青花瓷茶盏,说道:“请太后饮茶。奴婢预备的是决明子红枣茶,决明子明目,红枣补血补气,最是合适。”太后将目光从名录上短暂地移开,含着笑意望向姑姑,嘴上不住地称赞:“到底是宫里的老人了,还是你最贴心,那些生瓜一般的小宫女比不了的。十三衙门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