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 5章 蒙古条约
    当伊宝忠离开马超的营帐时,心中充记了被统帅信任后的使命感,战斗的欲火已在胸腔之中熊熊燃烧。

    为了回报马超的这份信任,他急切的渴望通过这场会战,来L现自已的能力和价值。

    他在与军中参谋深入商讨后,决定先率军前往无兵防守的后套平原。等击退建奴袭扰军队后,再集结大军去前套平原,与黄太吉争夺这场会战的主动权。

    第三日,第一军骑兵师在巴特尔骑兵的配合下,就浩浩荡荡赶往后套平原,与济尔哈朗的抢掠部队发生了激烈战斗。

    可当济尔哈朗集结军队后,第一师却又选择避而不战。在反复试探中,济尔哈朗判断人民军是在诱敌深入,当即下令全军集结后撤。

    随着第一军各部,先后从西蒙古地区撤回,杨致远、徐小虎、王小强等将领,也完成了人民军残部的整合工作。

    此时,伊宝忠手中拥有了近两万可战之兵,这也是人民军最后的有生力量。

    还有大批蒙古骑兵部队,携带着大批人口和西征缴获,正源源不断的向河套平原涌来。

    随着西征大军陆续返回,人民军的可战之兵不断增加,也使人心惶惶的人民军控制区渐渐安定了下来。

    伊宝忠之所以按兵不动,有着多方面的考虑。一是在等待兵马集结,只有兵力充足,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中更有胜算。

    二是为了能安定人心。他深知,只有人心稳定,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中通仇敌忾。

    黄太吉得知人民军西征各部,已经陆续返回河套地区的消息。他在与臣子们商议后,下令济尔哈朗撤回前套平原集结,密切关注人民军的下一步行动。

    黄太吉心中明白,此时的局势已经变得复杂起来,他必须要谨慎应对,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伊宝忠为了能提振军心士气,使上万蒙古骑兵忠心不改他让额哲乘坐那辆巨大的库伦车,带上成吉思汗的九斿白纛大旗随军出征。

    这面大旗象征着蒙古的荣耀与尊严,它的出现,无疑给蒙古骑兵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当黄太吉看到人民军数万兵马,浩浩荡荡向前套平原涌来,双方斥侯间发生激烈战斗后,随即命令大军展开兵力,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黄太吉也终于明白了,马超放弃前套和后套平原的真实目的,并不是在玩什么诱敌深入的阴谋,而是在用空间换时间,等待西征的人民军精锐部队返回。

    “马超小儿果然奸诈,让朕失去了消灭他的良机。”

    黄太吉望着远方的人民军阵营,心中充记了懊悔与不甘。

    此时,范文程听闻黄太吉的自语,便出声建议道:

    “皇上,马超此子用兵变化无常,已经没有了保安州一战中的狂妄不羁,他的人民军如今也羽翼丰记了。

    如果在这里与他硬拼,恐会出现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这样让既不符合大清国的利益,也不利于大清国的发展壮大。

    还请皇上能采纳和硕礼亲王的提议,暂时与马超签订盟约,稳定漠南蒙古的局势吧!”

    黄太吉铁青着一张脸,并没有理会范文程,而是策马返回了军营。他心中有着自已的盘算,此时还不想轻易妥协。

    随着两军之间的斥侯战加剧,规模也由数十人扩大到百人以上规模,双方之间的大战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伊宝忠见人民军各部稳住了阵脚,随即也下令大军展开兵力,摆出了一副主动出击的阵势。

    他暗中派出王小强和徐小虎,率领整编后的警卫营和第二军南下,通过吕梁山的掩护,秘密迂回到洪涛山与大青山之间,去袭扰建奴大军的后勤补给线。

    作战命令是骚扰作战,使黄太吉在决战中有所顾忌,不敢将兵力全部投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我简介 >1我目录 > 第 5章 蒙古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