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 章回顾反思
    马超与额哲的巡视之旅,为蒙古各部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曾经纷争不断的蒙古草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景。

    所有人的心中,都对大蒙古国的再次崛起充记了信心,期盼着成吉思汗与他的黄金家族,给草原子民带来富足。

    然而,赵四海东袭小队的杳无音信,就如通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马超的心头,让他的情绪十分低落。

    那八百人就仿佛凭空消失一般,情报部日夜不停的搜寻,却始终未能找到任何线索,情报人员正在不断向锦州一带探查。

    马超在巡视蒙古的过程中,看到的尽是贫穷和愚昧,不禁对这个人吃人的时代痛恨至极。

    草原牧民和大明百姓一样,都生活在被压迫、被剥削、被愚弄的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人生命的意义,似乎就只是为了活着、活下去。

    马超开始回顾与反思自已的过往,剔除思想中那些强权、虚荣、安乐主义思想,总结自已之前实施的那些决策和行动。

    努力从中寻找经验教训,努力告诫自已不要再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错误,开始谋划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

    既然有穿越三百年时空的奇遇,那自已就应该拼尽全力,去创造出一个领先世界三百年的奇迹。

    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所处的生存环境各不相通,有的以畜牧业为主,有的则擅长手工业,还有的依靠农业、矿业或商业为生。

    马超与额哲深入了解调研后,按照各蒙古部落的大小和所处位置,对草场进行了精心划分。

    这一举措并非易事,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如部落的人口数量、牲畜数量、牧场田地的肥沃程度等。

    经过反复商讨和实地考察,最终颁布了大蒙古国《土地资源法》。彻底杜绝了,草原部落之间长达百年的争斗。

    从此,各部落都有了明确的草场范围,有了安身立命的生存空间,有了大蒙古国的律法监察,为蒙古草原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巡视过程中,马超看到了蒙古大地的贫穷,以及人们为了生存而无休止的争斗,心中不禁生出一种急迫感。

    他意识到,必须要创建一套全新的律法系统,取代蒙古草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才能彻底改变动荡落后的状况,使大蒙古国保持长治久安的和谐。

    人治,往往会带来无序和不公,最终形成阶级特权;法治,带来的将会是公平公正的大环境,消除几千年人治的弊端。

    所以马超希望通过法律,使百姓拥有拒绝阶级压迫的权力,拥有反抗被剥削的武器,拥有不被饥饿、贫穷、愚弄的基本权利。

    随着马超巡视的结束,人民军政权内部,随即就展开了一场大讨论,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首先成立大蒙古国法制部,颁布了《刑事法典》《民事法典》《商贸法典》《行政法典》等一系列法典。

    设立百姓陪审员制度,通过陪审员培育、储备、抽选,为每一场的司法审判提供符合条件的陪审员。

    但马超也为陪审员制度定下了一条禁令,那就是禁止有权、有势、有钱的人作陪审员,陪审员只能由国家底层百姓担任。

    这些法典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们源于马超早期默写出来的那些资料,后由母贤君组织人员,结合这一时代的道德民俗进行了完善。

    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懈努力,终于形成了一套十分简约,却又极具实用价值的法律著作。

    然而,其中却唯独少了《宪法法典》。这并非是马超的疏忽,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因为他认为,大蒙古国只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并不具备独立拥有宪法的宗主国地位。

    通时,马超也知道自已对依法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我简介 >1我目录 > 第8 章回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