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048章 宣炉


    沈愈轻轻放下手中的元青花玉壶春瓶,将目光缓缓移向右边那件铜炉上。

    这是一尊黄铜冲耳三足香炉。

    器型古朴典雅,铜炉腹部镶有一层金箔,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沈愈打开强光手电,将光线投射到铜炉内壁,只见内壁漆黑油亮,隐隐约约还能看到一层独特的炉光。

    麻利的关掉手电,沈愈取来一块抹布,准备清理炉身上的脏污。

    这尊铜炉与旁边的玉壶春瓶如出一辙,外表同样沾满了大量泥土,沈愈又是一番费力擦拭。

    当然,擦铜炉就无需像对待瓷器那般小心翼翼了,铜炉毕竟不像瓷器那般脆弱易碎,有时候适当加大力度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清理效果。

    大力出奇迹!

    咦,这尊铜炉不错啊!

    终于,三足铜炉在沈愈的擦拭下缓缓露出了全貌。

    只见铜炉色泽内敛深沉,包浆厚重浓郁,由于镶嵌了金箔,在手电灯光的照射下,更是金光闪闪耀眼夺目,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古朴韵味与历史气息。

    香炉在古代的富贵人家属于必需品,乃是实用器具。

    比如古代祭拜祖先时,香炉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件。

    并且古人热衷于焚香。

    焚香在古代并非是单纯地故作高雅,而是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因为熏衣必然要用到香炉,古代文人雅士参加宴会或者前去拜会某位重要人物之前,都要先将衣服用香炉熏香,以此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此外,文人在读书之时点上一根香,还能够起到凝神静气的作用,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深入思考。

    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更是古代书生梦寐以求的终极追求之一。

    其中的添香便是指丈夫读书时,妻子在不打扰他的情况下,为他点燃一团檀香以提神醒脑,随后静静地在一旁陪伴。

    翻转铜炉,在铜炉底部豁然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

    呆了几秒,沈愈猛的嘬了下后槽牙,怪不得这群土耗子要把我骗来,这竟然是一尊宣炉。

    宣炉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德炉。

    明代之前,铜制香炉并不多,多用陶炉,瓷炉,有也是青铜,直到大明宣宗时期,终开以黄铜铸香炉之先河。

    而宣德炉则是古代所有铜制香炉中最出名,最具艺术价值,最不计成本,也是最值钱的铜炉。

    真正意义上的宣德炉,仅仅是指宣德三年初次铸造的那批,是由司礼监、工部在全国范围内挑选能工巧匠所铸,甚至宣宗本人也参与了。

    宣炉在形制上参照大明皇宫珍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

    更根据宋神宗时《元丰礼器图》,宋徽宗时《宣和博古图》,宋高宗时《鉴古图》以及商周古器,唐天宝局器之样式打造器型。

    原器什么样,宣德炉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而且要求大小,花纹都一模一样。

    所以,宣炉在明代已经是重宝。

    明代大书法家、有吴中四大才子之称的祝允明(祝枝山)曾经说过,宣炉虽小,所费甚巨,几与金玉同价,当与商彝周鼎共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古玩之金瞳鉴宝简介 >古玩之金瞳鉴宝目录 > 第048章 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