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集《 》
你造杀盗淫妄的业,去熏习你心性,它就表现三恶道的相貌让你受用。假观就是我们个人循业发现,这完全是你的内心变现出来的。

    (三)、那么中观就是空有同时、空有无碍。我们同时也知道我们清净本然,我们也同时知道是循业发现。你要把清净本然跟循业发现两句话把它变成一句话,合在一起观察,就是所谓的即空、即假、即中,它同时是清净本然,它同时是本来无一物,但是它同时又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虽然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又同时是清净本然,这两个彼此不障碍,这就是我们对五阴身心的一个了解。

    当然从它的时间上来看,空观比较重视的是当下现在,对当下的安住,你一定是先把现在安住下来。假观是偏重在开创未来,因为假观是在调伏。所以空观偏重安住,假观是偏重在调伏,你要改变你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改变来生的生命。

    好!那么这是一个总说,那么当然在这个地方,空假中三观,智者大师提出一念心性具足三观,它的重点在假观。

    二、别明假观——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那么智者大师在观察你内心假观的相状,是从这十个角度来观的:

    (一)、如是相——(这是一个总说。)

    智者大师把内心的相状分成四种:

    1、叫做增上的恶心。这个增上的意思就是他的心是坚定的,他经常生起很明确而坚定的恶念。你看有些人他动不动就生气,很自然的。那么你日常生活当中,你观察你内心的相貌、起心动念,大部分都是贪嗔痴的,那么这种人就是三途种性。也就是说,你内心的相貌是增上的恶念,不管你造什么业,你来生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三恶道待着。

    2、如果你是增上的善心,你日常生活很自然会产生布施的心、持戒的心,别人刺激你,你经常选择忍辱、选择吃亏,那么你来生的果报就是人天果报,这叫人天种性。增上恶心叫做三途种性;增上的善心,叫人天种性。

    3、是出离心,这二乘种性。有些人看到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看到别人也没有慈悲心。所以他对生命是全盘的拒绝,这种人,他的种性就是二乘种性。他很有可能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他先到偏空涅槃去一趟,然后再回小向大,因为他是属于这种出离心的二乘种性。

    4、有些人他的心是菩提心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么这个是菩萨种性。

    智者大师把这个心的相状,分成以上四种心,决定了你未来整个未来的果报。

    (二)、如是性——

    那么,这个心,这个相,它有它内在的性。这个性以不变,就是很难改变了,你这个念念之间,过去生数数熏习啊,产生一种强烈的习性。

    (三)、如是体——

    相是表现在外,性是隐藏在内,叫做性。相一定有性,性一定有相。那么当我们把相跟性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一个生命的主体,这个体就是相性的结合,名之为体。把外在的相,内在的性,把它结合在一起,就是构成一个生命的主体。

    (四)、如是力——

    那么这么一个生命的主体,它有它的力,它有潜在的功能。比方说一个人经常起贪嗔痴相状的人,他虽然没有外境的刺激,但他的心,有潜在造恶的功能,只是没有环境刺激而已,缘缺不生而已。如果一个人经常培养一个善良的心、布施持戒的心,即便没有环境让他修善,但是他内在的潜在,是造善的功能。

    (五)、如是作——

    等到因缘具足了,外在还境允许了,它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严经修学法要简介 >楞严经修学法要目录 > 第10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