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集《 》
产生作,它表现出来了,叫做作。力是潜在的能力,作是显现在外的作用。

    (六)、如是因——

    那么一个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善念恶念呢?因:事出必有因。我们一个人的果报,外表的色身是变来变去的,所以你要是看到你前生的样子,你会认不出来,诶!这是我吗?你认不出来。但是你前生打什么妄想,你今生还打什么妄想。色身是不能继承的、外表的财产也不能继承、但是你的思想是可以继承的。你看有些人他喜欢拜佛,他前生喜欢拜佛,他今生还是喜欢拜佛;有些人是喜欢打坐,喜欢静态的打坐。为什么呢?这叫等流性嘛,他前生就喜欢打坐,他今生来还喜欢打坐。所以你看那些钢琴弹得特别好的人,他今生一看钢琴,他就忍受不了,就赶快想要上去弹几下。

    (七)、如是缘——

    所以我们内在的思想,是继承前生的思想。所以,你前生打什么妄想,你今生还打什么妄想。当然这当中有一个过程就是缘。你今生所接触的教育,这当中特别是佛法的教育。

    一个人要彻彻底底的改变思考模式,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觉悟,没有其它的方法!

    我讲实在话:没有一个人可以改变你。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而那种改变的力量,来自于你内心的觉悟。你看受戒,为什么佛陀要你自己发心?你自己缘境发心─我重新开始,过去的种种譬如昨日死,我从今天开始,我生命当中有三大目标:第一个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化。为什么这样的愿你要自己发出来?就是这个缘,你内心当中要产生一种觉悟的力量,然后去改变你过去的因。所以这个因要变成果跟报之前,祸福由因,改变在缘嘛。

    我们对于过去所留下来的思考模式,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随顺:反正我小时候就是这个想法,现在还是这个想法,那么这个时候就增长广大了。诸位要知道啊,你不对治妄想,就表示随顺、就是增长广大。说,我没有对治它,我也没有随顺、没有增长啊!你没有对治就是在增长,你顺从它嘛。

    第二个、你采取忏悔对治:它的势力就减少、减少。

    (八)(九)、如是果、报——

    那么经过这个缘的改变以后,你可能是用觉悟的方式,或者你是用这个放纵的方式,那么最后会产生一个果跟报。

    这个果是约著等流果来说的;这个报约著异熟报。什么叫果跟报呢?比方说,你造了杀生,这个杀生你会有一个果、一个报。你造了杀生,你来生还很想杀生,这个嗔心增加了,等流习性增加了。第二个你因为杀生,你可能会来生短命多病,这个是报,报受完就没有了。所以我们比较害怕的是那个习性,因为这个报是生灭法,它受完以后,就像这个电池放电,放完以后就没有了。但是你留下那个痕迹,那个功能、那邪恶的功能啊,就像那个滚雪球一样,它就不断在你内心当中不断的酝酿,所以你看有些小孩子,看到众生就很想去伤害它,这个就是前生的等流性。

    (十)、如是本末究竟——

    那么: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我们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对的缘,也可以预测你未来的果报。那么这样子的一个整体过程,这个本就是你最初的相,这个末就是最后的果报,它是彼此是互相相应的,你有这个相,你未来就会有这个果报。

    当然,这个地方,我们从这个相所观察的,理论上是通于五阴,但是智者大师所说的相,主要是第六意识,就是想。五阴当中,色没有必要花时间,那只是个果报而已。感受你也改变不了,我们佛法不改变感受的。行阴跟识阴特别微细,你也改变不了。所以整个五阴当中,我们要掌握的是你的思考、想象。你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楞严经修学法要简介 >楞严经修学法要目录 > 第10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