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一场小戏
上有人奔跑,全是出纳员,出纳员,出纳员。……你想穿上衣服,可是你的裤子没有了,给人偷掉啦!这就叫‘那又怎么样’!”
最后格利沙开始讲起米罗诺维奇一案⑥。
“你可别妄想!”他对他父亲说。“这个案子永世也完不了。
那判决,老爷子,简直毫无意义。不管作出什么样的判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比方说,这是谢敏诺娃⑦犯的罪,……好,就算是这样,可是那些证明米罗诺维奇⑧犯罪的证据又该怎么处置?假定说,这是米罗诺维奇犯的罪,可是谢敏诺娃和别扎克⑨又怎么发落?一篇糊涂帐,老爷子。……真是没完没了,稀里糊涂,任何判决都不能使人满意。他们只能滔滔不绝大发议论。……世界有尽头吗?有。……那么过了这个尽头是什么呢?还有尽头。……那么过了第二个尽头又是什么呢?如此等等。……这个案子也是这样。……他们还会再审二十次,可是那也仍然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把案子弄得越发糊涂。……谢敏诺娃现在招认了,可是明天她又会翻供,说是我根本不知道,根本没看见。卡拉勃切夫斯基⑩又开始团团转。……他带上十个助手,大家一块儿忙得团团转,团团转,转个不停。……“”他们忙些什么呢?“
「注释」
①法国在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中败北后所付的赔款。——俄文本编者注
②一种有毒的植物。
③德语:您过来吧!破折号后面的句子引自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
④德语:请说德国话!
⑤当时法国人称越南北部为东京。
⑥指一八八四年莫斯科的米罗诺维奇当铺里的凶杀案,受害者是十三岁的女工萨拉·别凯尔。该案因检察官抗议而在一八八五年复审。——俄文本编者注
⑦⑧⑨上述凶杀案中的被告。——俄文编者注
⑩卡拉勃切夫斯基(1851—1925),俄国律师,米罗诺维奇的辩护人。——俄文本编者注
“是这样:他们打发潜水员到土奇科夫桥下去打捞那个砝码!好,然后阿沙宁①马上起草公文,说是砝码没找到!卡拉勃切夫斯基冒火了。……怎么会没找到?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潜水员和上好的潜水工具!那就从英国聘请潜水员,从纽约订购工具吧!那些被告趁大家忙着找砝码,就去拉拢法院的鉴定人。于是那些鉴定人团团转,团团转,转个不停。这一个不同意那一个的见解,你教训我,我教训你。……检察官不同意艾尔加尔德②的见解,卡拉勃切夫斯基不同意索罗金③的见解,……闹得不亦乐乎!于是聘请新的鉴定人,把法国的沙尔科④请来!沙尔科来了,马上就说:我不能作出结论,因为解剖尸体的时候没有检查脊椎骨!于是重新解剖萨拉⑤的尸体!其次,我的老爷子,还有头发问题。……那是谁的头发?它们总不会是从地板上长出来的,一定是什么人的头发!把理发师传来做鉴定人!不料,检查的结果表明,有根头发十分象蒙巴松⑥的!那就把蒙巴松传到庭上来!事情就这样闹个没完!大家都忙得不得了,转来转去。另外,英国潜水员在涅瓦河里找到的砝码不是一个,而是五个。如果不是谢敏诺娃行凶,那么真正的凶手一定在那儿扔下十个砝码。他们就开始检查砝码。头一件事:那些砝码是在哪儿买的?在商人波德斯考科夫那儿买的!把商人传来!‘波德斯考科夫先生,谁在您那儿买过砝码?’‘不记得了。’‘既是这样,您给我们举出您顾客的姓名!’波德斯考科夫就开始回想,而且想起以前你在他那儿买过什么东西。‘好,’他就说,‘以前在我那儿买过货物的有某人和某人,其中还有九品文官谢敏·阿历克塞耶维奇·尼亚宁!’‘把这个九品文官尼亚宁传来!’对不起,请吧!”
尼亚宁不住地打嗝,从桌旁站起来,脸色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