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乡党第十
葬叫做殡,此处可包括殡葬等全部丧事。因为朋友死无所归,才这样为他治丧,如有家属,则不可如此,丧事应由其家属作主。

    朋友馈赠,虽是车马,但非祭肉,则不拜受。据孔安国注,朋友有通财之义,所以不拜。祭肉是祭祀时供神供祖之肉,祭毕分赠朋友者,价钱虽比不上车马,但以礼重,所以孔子受赠必拜。

    朋友是五伦中的一伦,此记孔子待友之道。

    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尸不作死尸讲。古时祭祀,以孙辈穿先祖之衣,端坐如神,代表先祖受祭,是名为尸。寝不尸,是说在寝室行动可以随意,不必端坐如尸。居不容,应从经典释文以及唐石经作客字。孔子居家,安然自适,不以客礼与家人相处。

    齐衰者是穿丧服的人。冕者,一说,指戴冕的大夫,一说,冕与絻同,也是丧服,二说并存。若指大夫,亦不必实指戴冕,但藉指其身分而已。瞽者是盲人。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虽是亲狎之友,但因他遭遇变故,所以必定变容,表示同情。看见冕者与瞽者,虽是经常亵见之人,也必以适当的礼貌待之。瞽者虽不能见,但尽其在我,亦必以貌。

    凶服,也是丧服。版是国家公文图籍。式同轼,古时车辆,其车身前有一活动的横木,名为轼,便于乘车人扶手行鞠躬礼。孔子乘车,看见穿凶服的人,就以手扶在式上,微俯其身,以示同情。看见负版者,也对公文图籍作式礼,此举是尊敬国家。

    应邀作客,如见菜肴丰盛,而且是主人亲手端来,孔子必变面色而作,表示惊异感激之意。孔注:“作,起也,敬主人之亲馈也。”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腿上,起是由坐而起,成为双膝跪地之状。

    迅疾而至的雷或风非常猛烈,此皆出乎寻常,天地必有变故,此时孔子即有应变之举。孔注,必变,是为敬天之怒。礼记玉藻说,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在夜间,亦必起来,穿戴衣冠而坐。

    此记孔子居家作客以及处常处变之礼。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绥是设在车上的绳子,供人援引上下车。升车即是上车。通常由御者将绥递给乘车者,便其援之而上。孔子上车时,为保持安稳,必定正立执绥。

    车中不内顾,即是不往后看,免致后面的人有所不安。不疾言,免得惊扰他人。不以手亲自指点,为免惑众。由此可见孔子无处而不为人设想。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竹添光鸿以为古诗逸句,记者悬空揭此二句诗,是“先经起义”法。依集解暨刘氏正义等诸注解释,色指人的颜色,举是起飞,鸟见人的态度不善,立即飞去。翔是回旋飞翔。集是群鸟在树木上,引申为止息。鸟在回飞观察以后,才肯下来栖息。这两句逸诗是比喻人事上的出处进退应合时宜。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是孔子的话。山梁是山涧上的桥梁,雌雉是母的野鸡。孔子经过山梁,看见雌雉悠然自得,便叹这雌雉能得其时。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共是拱手之义,读拱音。嗅字据集注引刘聘君的意见,当作狊字,古阒反,读局音,其义为鸟张两翅,见尔雅释兽郭璞注。刘氏正义考证:“狊字从目从犬,说文训犬视,亦惊顾之意。其字与臭相似,故相沿讹为臭。唐石经臭字左旁加口作嗅,则后人所改。五经文字,此字尚作臭也。然玉篇已引作。即嗅正字。”清儒江声论语质:“子路以夫子叹雉之得时,肃然改容,竦手上共。雌雉见之,疑将篡己,遂三振翅而起。”依江氏之说,则这两句意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语讲义简介 >论语讲义目录 > 乡党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