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大战四平
的军用地图介绍了近期战况。两次攻击本溪受挫,四平方面的战斗也接连吃亏,特别是长春眼看就要陷落却鞭长莫及。

    杜聿明此时才摆正了对林彪的看法,觉得那位黄埔四期的小字辈的确不好对付。可是此时的杜聿明仍然雄心万丈,他说:“我初到东北,手里只有两个军却可以从山海关一直打到锦州。离开东北才两个月,局势就恶化了。如今有七个军的兵力居然与共军闹了个僵局。国军五大主力,就有两个在东北,全套美式装备,还有空军支援,居然打不开局面,真是岂有此理!”

    他对赵家骧说:“国军受挫与情报不准有关,应立即布置谍报网,收集本溪、四平方面共军情报。”

    同时,令郑洞国加紧向四平攻击。

    4月18日,郑洞国指挥新1军3个师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对四平近郊民主联军阵地实施猛烈攻击。新30师进攻南郊之海丰屯、玻林子和鸭湖泡等阵地。这是新1军调入东北后进行的第一次正规战,其军官按照美国顾问传授的作战原则,充分地发挥了美械装备的优势火力,并且实施陆军与空军,步兵、炮兵与装甲兵的首次协同作战。民主联军主要阵地每分钟受炮弹35发,这也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

    战至黄昏,民主联军阵地大部被轰平,可他们仍顽强地抗击着。新30师害怕夜战,不得不匆忙收兵。

    次日,郑洞国调整兵力部署,兵分两路:一路向铁路以西地区进攻;一路继续进攻鸭湖泡。新30师师长顾虑重重,他的部队虽然火力很猛,但只是声势骇人,并不敢督率步兵进攻,所以行动迟缓,至黄昏时只攻占鸭湖泡一处阵地。新38师一部推进至飞机场附近,就地构筑工事,以防民主联军夜间反击。

    此时,林彪将指挥所移至梨树县,只留6000余人坚守四平市区,而将主力置于八面城、梨树一带,准备作为机动力量,寻机歼敌。

    当日,中央来电:“长春占领,对东北及全国大局有极大影响,望对有功将士,传令嘉奖。杨师立即或休息数日南下参战,必须增加四平方面兵力,歼灭新1军主力,并准备继续打几个大胜仗,方能保卫长春。”

    林彪接电后即调刚刚攻克长春的主力部队南下四平。数小时后,中央再次来电:“杜聿明由平赴沈对人称,东北共军四十余万,国军十余万,相差甚远,但仍须决心打下去,有坦克百余将运沈阳,并要使用飞机等语。要战胜顽敌保卫长春,必须准备对付飞机、坦克(参加过抗日的将士有办法对付之),并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于四平南北地区举行数次大的战役决战,才能解决问题。”

    至此,林彪定下在四平进行大规模“战役决战”的决心。

    蒙蒙细雨使视线一片迷茫,林彪放下望远镜,继续朝枪炮声最激烈的地方走去。他身边的参谋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在这种时候没有人敢劝阻他,否则准要挨一顿好训。前指移驻梨树之后,林彪常带一名参谋和十几名卫士去前线察看战事。

    郑洞国的这轮攻势从18日打到26日,动用了飞机、坦克和大口径火炮,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而四平城却始终在他的望远镜里,可望而不可即。由于连日苦战,各部主官纷纷诉说无力拿下四平,他只得下令转攻为守,同时向杜聿明请求增援兵力。

    国民党军在四平前线一筹莫展,深深地影响了在重庆的谈判。此时国方代表口气已经软多了,1月10日停战令下达时,他们根本不承认东北有共产党的军队。经过几轮谈判和东北的数月较量,国方同意东北停战后共方可在东北编1个师,而国方编18个师。前提是中长路沿线城市全部交国民党接收。四平、本溪攻击受挫,国方提出和平条件:哈尔滨双方共管,长春、沈阳归国民党。共方也讨价还价:沈阳共管,长春、哈尔滨归共产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三章 大战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