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大战四平
此时,杜聿明已经集结10个师的兵力决心击破四平民主联军防线。5月14日,国民党军发起全面攻势。

    震天动地的炮声使四平近郊民主联军总部沉浸在一片紧张忙乱之中。参谋人员手握电话都用最大的嗓门与前线指挥员通话,机要室里电台嘀嘀嗒嗒的电波声几乎没有间断,交通员、侦察员们急匆匆的跑步声和马蹄声把这个小小的村庄吵得沸沸扬扬。唯一安静的地方只有那间四壁挂满地图的民房。林彪骑坐着一把木椅,双肘伏在椅背上,盯着墙上的地图沉思默想。这就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面壁打坐。秘书坐在他身后,随时准备记录由他口述的电文。

    战斗机群低空掠过的尖啸声使他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他甩了甩酸麻的手臂,缓慢地说:“359旅,火速南下增援3纵,在昌图、开原一线构筑坚固工事,一定要阻止新6军北上。”

    秘书飞快地草拟好电文,请林彪过目。林彪的手无力地挥了挥:“立即发出。关键在这着棋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四平打得惊天动地,蒋介石也坐立不安,他已于5月3日还都南京,住进了阔别8年的总统府。可是他对四平战事牵肠挂肚,一点儿都找不到“凯旋”的感觉。

    在谈判桌上,他口气很硬:“不拿下长春绝不停战。”而实际上心虚得很,随着四平久攻不下,他忧虑万分,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他希望杜聿明不负厚望击败林彪;另一方面又担心杜聿明打不过林彪,反倒吃亏。他曾致电杜:“如四平街有迅速攻克把握,则全力图之,否则应即缩短战线,撤至开原、彰武线,暂取攻势防御。”

    当杜聿明发起大规模攻势后,蒋介石的心里有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5月17日,他遣以足智多谋而闻名的“小诸葛”白崇禧飞抵东北,代其督师。

    此时,在延安窑洞中的毛泽东同样焦躁不安。5月15日,他致电林彪、彭真:

    现在马歇尔第二次出面调停,请你们考虑军事全局,再打下去是否有利,应否考虑有条件地让出长春,换得其他地区的合法,并取得时间整补军队,以便将来之用。望复。

    同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要求他向马歇尔提出:东北停战一星期,长春国共双方都不驻兵。

    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林彪能否守住四平已产生了怀疑,不再提“化四平街为马德里”的口号了,而且在与国民党的谈判中,由要求“沈阳共管”退到了“长春共管”。

    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最新指示,与马歇尔进行了会谈。马歇尔说:“中共不退出长春,一切无从谈起。”

    “我们不是不想退出长春,而是担心政府军得寸进尺,占领长春后又提出其他要求。”周恩来解释说,“这就是我们不愿退出长春的原因。”

    一头雾水的马歇尔终于听出了弦外之音,那就是中共愿意让出长春,于是说:“中共退出长春后,暂由军调处进驻,双方均不驻军如何?”

    周恩来笑着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所需要的。

    其后几天,马歇尔开始找蒋介石会谈。蒋介石本来已经谈妥打到长春郊区为止,不派兵进驻长春。谁料四平战局突然明朗,杜聿明于19日攻下了四平,并力主迅速攻克长春。蒋介石耍起了滑头,说三天未收到前线战报,不肯在协议上签字。

    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平战役是时局演变的关键,其结局不仅使即将实现的和平擦肩而过,还成了全面内战爆发的导火索。

    回过头去再说四平战役是如何急转直下的。

    5月15日,新6军兼程北上,在开原一线首先与严阵以待的第3纵队第7旅遭遇。刚交手,廖耀湘就将飞机、坦克、大炮全用上了,火力之猛创了四平交战以来的新纪录。

    新6军先锋团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向第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三章 大战四平